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63)
学位论文(34)
报纸(20)
会议论文(5)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09)
地方文献 (11)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0(38)
2009(36)
2007(33)
2006(28)
2004(25)
1998(18)
1990(13)
1986(14)
1984(9)
1962(2)
按来源分组
其它(39)
杜甫研究学刊(21)
文学遗产(8)
东坡赤壁诗词(4)
咬文嚼字(2)
人事与人才(1)
作家(下半月)(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
小学生作文向导(1)
考试.高考语文版(1)
此处应是佳地
作者:赵剑华  来源:草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秩序组织  和谐  果实  韵律  脉通  情感  草坪  升位  诗歌  平民 
描述:~~
题壁诗说略
作者:李秉鉴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壁诗  诗歌  苏轼  白居易  李东阳  元稹  自然  扬州  保护  晏殊 
描述:题壁诗说略
巧用重字 韵趣盎然
作者:程忠学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巧用  反复运用  语言  长诗  芭蕉  唐代诗人  诗歌  王安石  新声  用字 
描述:诗歌最讲究语言凝炼生动,在一首诗中最忌重字,即使是字句不限的长诗,也应当尽量避免用字重复,否则就显得呆板枯燥。然而,有些技法娴熟的诗人,其诗偏以重字见长,在一首诗里反复运用同一个字,使人耳
了解清诗 欣赏清诗——评王英志编著《新编清诗三百首)
作者:裴世俊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诗  王英志  诗三百  新编  编选者  选本  王夫之  吴伟业  《日本杂事诗》  诗歌 
描述:了解清诗欣赏清诗──评王英志编著《新编清诗三百首》裴世俊清诗卷帙浩繁,人数众多,所谓“三百年间,诗满大地”。仅北京图书馆所载总集就有200余种,别集更是无法统计。近代徐世昌所辑《晚晴诗汇》收清诗6100余家,近年出版钱仲联主编的《清诗纪事》收诗人50...
论杜牧七律风格的整合性
作者:赵谦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整合性  杜牧  七律  总体风格  美学特征  胡应麟  矛盾对立  老庄哲学  刘熙载  诗歌 
描述:,容仪俊爽。”杜牧诗的俊爽,则是指他诗歌清俊爽朗,劲健洒脱的美学特征。实际上,杜牧七律的审美取值是多元的。他的七律在俊爽的总体风格下呈现出伞状的开放状态,如图所示:
项斯籍贯考
作者:卞岐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籍贯考  唐才子  全唐诗  诗歌  声价  李益  主客  胡应麟  记载  江东 
描述:晚唐时“声价藉甚”的诗人项斯,其所作诗歌“清妙奇绝”,当时人非常喜爱,故有“到处逢人说项斯”的美谈(《唐才子传》卷七)。张为作《诗人主客图》,把项斯列为清奇雅正主李益派的升堂诗人(《唐诗纪事》卷
巧用修辞写怪诗
作者:唐嗣德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格式  王安石  特殊形式  东西南北  谐音  运用  诗歌  诗体  巧用  设问 
描述:“怪诗”,又称作“别体诗”,就是不同寻常、具有特殊形式的诗歌。有的怪体诗,是集中地运用某一修辞格式,因而具有特殊的效果,从而使它区别于一般的诗体。例如:1、设问贺兰溪上几株松?东西南北有几峰?买得
戴姗卡·马克西莫维奇印象
作者:公刘  来源:诗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斯拉夫  女诗人  中国代表团  二十世纪末  马克  诗歌  刘绍棠  邵燕祥  作家  东道主 
描述:诗歌"。当然,作为中国代表团,我们应该着重介绍本国的诗歌运动概况。但是,如果对东道主的现状一无所知,岂不是既荒唐而又失礼! 于是,我找《诗刊》当时正主持编务,又去过南斯拉夫的邵燕祥同志求援,承他介
咏牛诗话
作者:王永厚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业生产  重要力量  历史悠久  不同角度  参考价值  诗歌  牧牛图  文化遗产  王安石  形态动作 
描述:我国农牧业的发展、农业与文学的关系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牛与国计民生的关系至为密切,对
元明文学史观散论
作者:郭英德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史观  胡应麟  文学体裁  历史演进  文学发展观  《诗薮》  元明时期  人的文学  袁宏道  诗歌 
描述:元明文学史观散论郭英德元明时期的文学史观,集中在对文学历史演进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规律的探讨,和关于文学发展中古今关系的论辩两个方面。其中最有新意的,应该说是探讨文学历史演进内在规律的文学源流论和文学史内因论。一、文学源流论元明人的文学源流论,一方面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