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巩佚作辨证、补遗及其来源考述
-
作者:金程宇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辨证 佚作 考述 补遗 《元丰类稿》 《续稿》 保存 选本
-
描述:曾巩为北宋名家,着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以下简称《续稿》四十卷、《外集》十卷。前者保存完整,至今有多种版本传世;後两种则流传不广,虽在明成化、嘉靖间刊刻过(详後),但此後即已失传,仅靠一些选本、总集、类书和笔记才保存了部分内容,故清人不免有“唐宋八家惟巩集最为残缺”[第一段]
-
孙诒让的辑佚成果-《周礼三家佚注》
-
作者:叶纯芳 来源:书目季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诒让 辑佚 周礼 周礼三家佚注
-
描述:孙诒让的辑佚成果-《周礼三家佚注》
-
苏东坡的尴尬
-
作者:梅玉荣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尴尬 禅师 金山寺 佛印 诗
-
描述:苏东坡在江北瓜州任职时,与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东坡自觉修持有得,便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干。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
-
狭隘的结果
-
作者:朱世忠 来源:共产党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狭隘 唐宋八大家 熙宁变法 王安石 文学 诗
-
描述:公元1086年,北宋政治和文学舞台上的两个伟大人物在殊死斗争中相继去世。四月,在诗文词方面绝妙一时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一手操纵了熙宁变法的王安石,在一片谴责声中抱憾辞世。九月,以砸缸救人而妇孺皆知千古
-
感事抒怀
-
作者:郑伯农 邓世广 段晓华 李文朝 万朝奇 叶蓬 邹延明 桑鹏兴 李葆国 刘晓昀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黑社会团伙 乌鲁木齐 纪念馆 王安石 临川 诗
-
描述:喜闻重庆审判黑社会团伙,临川王安石纪念馆感赋,乌鲁木齐七·五暴乱之后,海内诗友咸致问讯,赋此答之
-
巧对对联
-
作者:糖糖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故事 扬州大明寺 年轻人 晏殊 词人 诗
-
描述:对联故事 北宋有个著名的词人叫晏殊,一次,他在扬州大明寺的墙壁上发现了一首好诗,便向周围人打听,得知是一个叫王琪的年轻人写的。晏殊赶忙叫人把王琪请来,俩人一见面,相谈甚欢。晚饭后,二人一起到后花园
-
秉大义而疏小节
-
作者:朱国勇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义 王安石 自然规律 苏轼 明月 诗
-
描述:毫.把这两句诗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这改得还真精当,苏轼看笔墨淋漓的这几个大字,心中得意,把笔一扔,扬长而去。
-
苏轼与[政敌]王安石
-
作者:朱晖 来源:知识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苏轼 苏轼 欧阳修 欧阳修 进士 进士 知音 知音 政见 政见 诗 诗
-
描述:若不是因为政见不同.苏轼与王安石绝对能成为知音挚友。他们皆才华出众.年少得志.王安石22岁考中进士.初入仕途时.好诗佳文已经传遍朝野。苏轼自幼博览群书.21岁考中进士.深受欧阳修等老前辈的赏识。他们两人.相会之前就已熟知对方大名.相互倾慕.可谓神交已久.
-
意似之间:苏轼两首词的“真趣”
-
作者:郑荣基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真趣 黄州 艺术真实 似与不似 王安石 生活真实 周瑜 思想感情 沙洲
-
描述:一、“拣尽寒枝不肯栖”:沙洲之鸿非心灵之鸿苏轼谪居黄州之初,便写下《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苏轼两首咏苍梧山词的虚写之妙
-
作者:王毓容 郑航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虚写 乌台诗案 翰林学士 王安石 次韵 杭州 东坡
-
描述:《次韵陈海州书怀》、《次韵孙职方苍梧山》是苏轼咏苍梧山的名作。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与王安石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