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3)
报纸(81)
学位论文(28)
图书(16)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73)
地方文献 (52)
宗教集要 (11)
才乡教育 (6)
红色文化 (5)
地方风物 (5)
非遗保护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69)
2012(71)
2011(54)
2010(51)
2008(32)
2007(48)
2006(30)
2005(27)
2004(32)
1995(18)
按来源分组
文史博览(2)
观察与思考(1)
喜剧世界(下半月)(1)
杉乡文学(1)
新天地(1)
缤纷(1)
发明与创新(1)
现代声像档案(1)
城市早报(1)
岁月(燕赵诗刊)(1)
由《牡丹亭》“情”在明末清初传奇中的演变
作者:樊诗雪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至情  汤显祖  情之流变 
描述:潮之中
《周礼》商人对当代商事立法的启示
作者:刘云升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理念  商人  商事  商法 
描述:完善我国工商登记制度或有启示。
论胡应麟的史注
作者:王立欣  来源:渖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史注  刘知 
描述:论胡应麟的史注
王安石人才培养及其对高校人力资源培养的启示
作者:赵霞 要兴磊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的王安石关于人才培养的思想有很多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地方。王安石重视人才,主张加强教育培训,制定严格的人才选拔、人员考核等一系列规范的制度来促进人才的培养。他认为人才的培养要以实用为本,要使之久任,这对高校人力资源的培养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皮锡瑞“三礼”学的今文经学
作者:潘斌  来源:古代文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皮锡瑞  《周礼》  《仪礼》  《礼记》 
描述:之分。皮锡瑞治经重今文,并强调经学之微言大义,他对古礼多从礼之义的角度来认识。
吴澄李杜比较述评
作者:潘殊闲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李白  杜甫  比较  述评 
描述:应当并尊,李杜诗歌都法度谨严。当然,吴澄也客观指出,李杜虽为名家大家,并非篇篇可人意。此外,吴澄还将李杜与其他朝代的作家进行多维比较。吴澄在李杜比较接受史上是由宋人的一边倒过渡到明清的理性思辨的一个重要节点。
论胡应麟的唐诗变化
作者:方锡球  来源:文化与诗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唐诗学  诗变 
描述:的轨迹.胡应麟是格调论诗变论的归纳者和完善者,他的“诗变”理论是复古论唐诗学的总结.
汤显祖唯情文学的逻辑解析
作者:肖鹰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文学  汤显祖  唯情论 
描述:神”三个重要命题,对其“唯情论”文学的核心思想作了系统阐释,并在“情”、“奇”和“神”三个层面阐述了汤显祖文论的逻辑结构.
文学对照下的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研究
作者:李燕  来源:芒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作品  莎士比亚戏剧  文学  罗密欧与朱丽叶  爱情悲剧  中国作品  牡丹亭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  古希腊  中国戏剧 
描述: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文坛上的一个巨人,他继承并发扬了古希腊罗马戏剧与英国民间戏剧中的优秀思想,忽视戏剧创作中的清规戒律,打破喜剧与悲剧的界限,从思想和内容上都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它的作品针对当时的封建礼教制度,歌颂爱情,富有强烈的女性意识,揭露社会的黑暗
曹雪芹“写儿女之真情”的文艺
作者:王先霈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雪芹  红楼梦  文艺  进步思想  小说  爱情描写  林黛玉  贾宝玉  十八世纪  牡丹亭 
描述:历史小说,爱情描写只不过是一种掩护,作品的本旨不是在“谈情”。爱情主题说曾被当做《红楼梦》研究中严重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