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汤显祖的思想发展和他的四梦
作者:徐朔方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的思想发展和他的四梦
让世界为他喝彩——陈道斌和他的歌
作者:夏菁 雨晴  来源:师范教育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世界  作品  音乐  气质  电视台  重大题材  玫瑰  青年  作词  报刊 
描述:玩味的新东西来。步入词界仅两年,陈道斌的作品遍及国内各音乐报刊及中央,省市电视台、电台,并屡获嘉奖。
苏轼的政治思想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作者:匡扶  来源:甘肃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政治思想  王安石  范仲淹  白居易  庆历新政  北宋时期  司马光  改革主张  御用文人 
描述:至于谈到他的政治思想时,一般总是带着惋惜的口吻,归结于“保守”两个字。逮至“四人帮”御用文人们的笔下,虽然也不得不对他艺术上的成就稍予肯定,却在政治上把他“打翻在地,又踏上一只脚”。
我们知道的刘绍棠和他的“西苑草”
作者:博望 草金  来源:读书月报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我们知道的刘绍棠和他的“西苑草”
王泮和他的《中国全图》
作者:王庆佘  来源:自然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利玛窦  十六世纪  耶稣会传教士  王泮  耶稣会士  所知  朱思本  天主教  明清之际  全图 
描述:并列为该馆所藏地图中的第一号珍品,此图一直未被编入该馆的古代地图目录,亦未能为外界所知。
刘绍奉和他的儿孙们(名人家庭)
作者:张春熙  来源:中国老年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刘绍奉和他的儿孙们(名人家庭)
至情之花:吴炳和他的戏剧创作
作者:武文玉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创作  论争  至情  临川派  剧作家  汤显祖  沈璟  戏剧史  派别  艺术 
描述:极大影响了后来者创作的著名戏剧论争,而是继承。吴兵生活在中国戏剧最繁荣和成熟明代后期,从小就热爱戏剧,醉心于汤显祖《牡丹亭》所表现的那种饱含着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至情,而且,临川派在戏剧创作上所追求的至情直接影响了他本人的戏剧观念,吴炳一生
生命激情的绚丽虹彩: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
作者:朱鸿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封建礼教  生命激情  杜丽娘  程朱理学  柳梦梅  理想世界  泰州学派  封建社会 
描述:“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伤心岂独是小青。”这是婚姻不幸的冯小青引杜丽娘为情痴同道,在弥留之际写下的生命绝唱。①伤心岂独是小青。十七岁的娄江女子俞二娘,因《牡丹亭》而伤感身世,愤惋而终②;杭州女伶商小玲因演唱《牡丹亭·寻梦》,...
蒋湘南和他的《七经楼文钞》
作者:张大新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湘南  陕西关中  中国封建社会  张际亮  河南  黄爵滋  道光  魏源  龚自珍  书院 
描述:考稽商榷,而学益进。”(王济宏《七经楼文钞·序》)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河南乡试举人。此后八年,连战皆北。道光二十四年,会试又落第,大挑二等,补虞城教谕,愤而不就。自此绝意仕进,专心坟典。晚年除一度游食江南外,其余大部分时间是在陕西关中度过的。他先后主讲关州、同州书院,在清苦的教书、著述生涯中走完了坎坷的一生。 湘南生当十九世纪前半纪,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全面总崩溃的历史大转折时期。“先生幼读顾(?)林,黄
苏轼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钟陵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治斗争  司马光  诸葛亮  曹操  政治思想  赤壁怀古  苏轼  宋神宗  变法派 
描述:、倒退的反动立场,攻击王安石变法运动的一篇反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