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79)
学位论文(50)
报纸(44)
图书(30)
会议论文(2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88)
地方文献 (216)
非遗保护 (12)
宗教集要 (5)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68)
2013(49)
2011(59)
2010(68)
2007(58)
2006(53)
2002(23)
1999(19)
1995(20)
1994(21)
按来源分组
其它(90)
戏曲研究(26)
戏剧文学(18)
四川戏剧(3)
书屋(3)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
艺术评论(2)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
人文杂志(1)
梅尧臣诗歌理论的历史贡献
作者:吕美生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尧臣  历史贡献  诗歌理论  王安石  欧阳修  诗歌创作  司马光  陶渊明  诗论  胡应麟 
描述:、苏轼均对他交口称颂。王安石说:“我得圣俞诗,于身果何如,留为子孙宝,胜有千金珠”。(《哀挽诗》)从中可见一斑。
汤显祖《庙记》中的演剧理论初探
作者:陈东有  来源: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理论  演剧艺术  戏曲  演员  南柯记  古典戏曲  艺术境界  艺术再创作  戏曲创作 
描述:具特色的戏曲理论文章。全文虽只九百余字,却深刻地阐发了演剧艺术理论中的重要问题,反映了与汤翁的创作
论王安石社会变革理论中的陶冶人才思想
作者:孙立亚  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思想  培养人才  教育思想  人才政策  政治改革  地方官学  变法  教育领域  政治家 
描述:;同时他的政治改革也为培养人才提供了保证。王安石的教育思想是以整个社会的发展为基础的,他的教育思想并不仅限于教育领域内部,而是把培养人才贯穿教育、使用和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
科学方法论应是理科教学的指导理论
作者:严成志  来源:教育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科学方法论应是理科教学的指导理论
非双力偶地震:理论(二)
作者:B.R.Julian A.D.Miller G.R.Foulger 秦嘉政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双力偶  火山地震  张性断层  矩张量  震源机制  各向同性介质  剪切断裂  各向异性介质  剪切破裂  断层面 
描述:3 可能的非双力偶地震过程 3.1 包含有效力的过程 3.1.1 物理原理大多数震源机制的实验研究从思考中预先排除了有效力和扭矩,如1.2.2节讨论过的,物理定律不要求这种限制。对于内源这种有效力是可能的,因为动量可在源区和地球其余部分之间转移。但是,如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的文章理论
作者:刘溶  来源: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魏晋南北朝  墓志  公墓  公元  文章理论  王安石  碑志文  写作  唐宋古文八大家 
描述:欧阳修的复古理论,主要表现在他的《与吴充秀才书》、《送徐无党南归序》、《论尹师鲁墓志》和《与杜訢论祁公墓志书》等文中。他的理论要点,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辩太极——兼论周敦颐理论的历史地位
作者:孙映球  来源: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敦颐  《太极图说》  无极  历史地位  朱熹  宇宙生成  陆九渊  星际物质  王廷相  《通书》 
描述:是他人之文。诚如大家所知,朱熹和陆九渊
论二程的变革理论和对熙宁新政的态度
作者:潘富恩 徐余庆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二程  司马光  程颐  变革理论  地主阶级  熙宁变法  态度  新学  改革 
描述:历史上地主阶级中重视变革的政治思想家。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就正于学术界。
北宋诗文革新理论的演变和发展
作者:于兴汉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文学理论  欧阳修  王安石  北宋时期  古文运动  持续性  文学创作  载道  短期内 
描述:、词,还有墓志文、史传文和杂文等。这种丰富多采的文学创怍和革新为理论上的建设提供了雄厚的实践基础。当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涉及面大,改革的难度也大,这就不是在某一阶段或短期内所能完成的,这样,在时间上就形成了阶段性和持续性,而每
设计伦理的理论支点应是人类社会
作者:吕力平  来源:科教文汇(中旬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设计伦理  生态伦理  人本伦理 
描述:我们的任何思考和理论都应该在人类现实社会和人的生存环境之下去寻找切入点。设计伦理的核心词也好,设计伦理之轴心也好,这些与人类生存、生活直接关系的问题,其切入点就更应该现实。设计伦理的理论支点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