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梦里梦外都是:以《西厢记》《倩女离魂》《牡丹亭》的比较研
作者:赵依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西厢记  西厢记  女主人公  女主人公  离魂  离魂  杜丽娘  杜丽娘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  崔莺莺  崔莺莺  爱情婚姻  爱情婚姻  张倩女  张倩女 
描述:建科举时代才子佳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满"故事;同是反封建礼教之作,甚至都用了梦幻描写这一艺术表现手法。
许培鸿:姹紫嫣红春梦归 定昆曲《牡丹亭》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摄影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关系,他就是“昆曲义工”白先勇先生的好朋友,跟拍8年“青春版”《牡丹亭》的台湾摄影师许培鸿。与此同时,由许培鸿掌镜的“姹紫嫣红开遍·迷影惊梦新视觉”昆曲摄影展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举办。展览展出了8年来他在世界各地记录青春版《牡丹亭》及新版《玉簪记》的珍贵画面,共计500幅。 结缘八年青春版《牡丹亭》,爱上昆曲用心拍 浦:您是如何和昆曲牡丹亭结缘的? 许:起先我不懂、也不喜欢昆曲,跟着白先勇先生慢慢了解之后,才开始研究作品的故事内容和文化背景,探寻戏曲背后的故事。 浦:这次的昆曲照片展览有什么特点? 许:这次展览分为8个区,所有照片均由我独立完成,一般的个人展只有一个区,而这个展览却有8个,可想而知我的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有多大,但当我一口气全部完成之后,又感觉很舒畅。
绘声,为后世法:谈昆曲身宫谱
作者:傅雪漪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扬州画舫录》  陈金雀  《牡丹亭》  《琵琶记》  内心节奏  昆曲艺术  曲身  舞台演出  绘声  钞本 
描述:绘声为后世法——谈昆曲身宫谱傅雪漪中国戏曲是诗剧。“诗之为用者声也,声之所以用者也。”诗歌的旋律(腔调)是属于情感的,也是属于语言的。离开旋律(腔调)以及和它同类的生理变化(动作、形态),情感
的追求与爱的失落:论黛玉形象的文化情结
作者:刘相雨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黛玉  《红楼梦》  宝玉    宝黛爱情  《牡丹亭》  《西厢记》  《三国演义》  大观园  《悲剧心理学》 
描述:的追求与爱的失落——论黛玉形象的文化情结刘相雨《红楼梦》一问世,林黛玉就成为读者们关注、评论的焦点,她那凄凉的身世、绝世的才华、孤傲的人格、悲惨的命运,震撼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扉。林黛玉
《牡丹亭》的主题是“”战胜“理”-与陈庆惠同志商榷
作者:谢柏良  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的主题是“”战胜“理”-与陈庆惠同志商榷
《牡丹亭》的梦与梦境 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
作者:胡志毅  来源:艺谭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的梦与梦境 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
何人不起故园——喜逢华文漪海外归来演出
作者:霍大寿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园  昆曲艺术  中国昆曲  《牡丹亭》  升平盛世  观摩演出  杜丽娘  新剧目  学术评价  上海昆剧团 
描述:金秋,风和日丽。期待已久的“’96全国昆曲新剧目观摩演出”在北京拉开了帷幕。笙鼓管弦,曼舞清歌,颂扬着改革开放的升平盛世,也倾诉着昆坛剧人的苦乐甘辛。
梦若心为越魂——廖琪瑛的越剧情怀
作者:车禾子  来源:戏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浙江越剧团  情怀  《孔雀东南飞》  《牡丹亭》  文化厅  艺术水平 
描述:梦若心为越魂——廖琪瑛的越剧情怀
解析梦幻爱情世界中的与理矛盾——《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
作者:张磊 杨亚东  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  与理  与理  矛盾  矛盾 
描述:本文对比了《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的异同和特点,论述了两个梦幻爱情世界中的与理的矛盾。汤显祖通过《牡》剧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情与礼法的矛盾,莎翁的《仲》剧则侧重的是与认知的理性的矛盾,两剧都
杜丽娘的梦与明清女性情爱教育
作者:谢拥军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情爱教育 
描述:而上的意义上倡扬两性情爱之梦的真实性,成为明清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存在的标志,赋予了女性精神解放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