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戏剧史上的双璧——《沙恭达罗》与《牡丹亭》
-
作者:陈玉辉 来源:国外文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东方戏剧 杜丽娘 女主人公 剧作家 沙恭达罗 柳梦梅 爱情 戏剧史 代表作
-
描述:《沙恭达罗》与《牡丹亭》可以称得上是东方戏剧史上的双璧。前者产生于公元四至六世纪之间,乃古印度最伟大诗人和剧作家迦梨陀娑的代表作。它不仅是印度诗神王冠上的一颗明珠,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杰作
-
从《紫钗记》到《牡丹亭》(汤显祖创作思想的飞跃)
-
作者:王河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卢太尉 《紫钗记》 霍小玉 汤显祖 杜丽娘 创作思想 李益 柳梦梅 爱情
-
描述:程。
-
生死不渝的奇幻爱情:用格雷马斯行动元模式分析《牡丹亭》
-
作者:冯程程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行为者 行为者 杜丽娘 杜丽娘 深层结构 深层结构
-
描述:通过使用格雷马斯的行动元理论分析《牡丹亭》,我们总结出故事情节的发展模式,可以从中看出各个矛盾势力之间的冲突,以及各个势力背后具有的深层内涵。通过对人物行动元的归类,文章的脉络更加清晰可见
-
人鬼情未了:浅析《牡丹亭》中的爱情模式及其文化成因
-
作者:杨柳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模式 模式 大团圆 大团圆 拱形 拱形 体验 体验 同形同构 同形同构
-
描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一部杰作,历来评价颇高。本文旨从爱情这个维度切入,探寻其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成因:浅层的才子佳人大团圆模式与鬼魂复生的拱形结构,显露出作家思想的复杂性。从而最终
-
爱情之道止于至善--赏心乐事《牡丹亭》与悲情伤怀《罗密欧与
-
作者:张林 刘须明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爱情观的许多方面直至今天都有其现实意义.
-
形非似,神更异:《牡丹亭》、《长生殿》爱情描写之比较
-
作者:徐人忠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唐明皇 《牡丹亭》 杨玉环 爱情描写 杜丽娘 爱情故事 封建礼教 《长恨歌》 安禄山
-
描述:形非似神更异──《牡丹亭》、《长生殿》爱情描写之比较徐人忠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一百年后,清初洪升创作了《长生殿》。因为该剧也有女主人公梦境的描写和鬼魂游踪的情节,故当时有人称《长生殿》是一部
-
爱情之道 止于至善——赏心乐事《牡丹亭》与悲情伤怀《罗密
-
作者:张林 刘须明 来源: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爱情观 爱情观
-
描述:都有其现实意义。
-
解析梦幻爱情世界中的情与理矛盾——《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
-
作者:张磊 杨亚东 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 情与理 情与理 矛盾 矛盾
-
描述:本文对比了《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的异同和特点,论述了两个梦幻爱情世界中的情与理的矛盾。汤显祖通过《牡》剧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情与礼法的矛盾,莎翁的《仲》剧则侧重的是情与认知的理性的矛盾,两剧都
-
捕捉爱情神话的春影——青春版《牡丹亭》的诠释与整编
-
作者:张淑香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还魂记》 传奇 爱情神话 表演艺术 思想感情 人物塑造
-
描述:来,透过《牡丹亭》在西方的
-
两个梦幻的爱情世界——论《仲夏夜之梦》与《牡丹亭》中梦幻与
-
作者:李聂海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仲夏夜之梦 爱情世界 真与幻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梦幻世界 矛盾关系 人生如梦 非理性
-
描述:两个梦幻的爱情世界——论《仲夏夜之梦》与《牡丹亭》中梦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