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27)
报纸(108)
学位论文(26)
图书(19)
会议论文(1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37)
地方文献 (33)
才乡教育 (10)
地方风物 (6)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3)
非遗保护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66)
2009(42)
2007(37)
2006(27)
2004(36)
2003(21)
2002(12)
1999(18)
1993(2)
1987(7)
按来源分组
地图(4)
古建园林技术(2)
船舶设计技术交流(2)
半导体技术(1)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1)
社科纵横(1)
小学教学设计(1)
建材与装饰(1)
桂海春秋(1)
艺术教育(1)
教材其实应是材——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术语另读之一
作者:徐皓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远程开放教育  传统教材  教学术语  教育形态  基本功  教与学   
描述:在不同的教育形态中,尽管教材的基本功用相同,但是教材的设计思路和编制方法必然有所不同。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由于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的主体地位日益强化,必然导致所用的教材与传统教材
论王应麟的考据学成就:以《困纪闻》为例
作者:吴漫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王应麟  考据学  考据学  《困纪闻》  《困纪闻》 
描述:南宋学者王应麟兼采众家,广征博引,遍考四部,在考据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困纪闻》是王应麟晚年碎金所成。该书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其考据学成就。
论王应麟《困纪闻》的注释特点
作者:吴漫  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王应麟  纪闻  纪闻  注释特点  注释特点 
描述:,而且提高了注释的实用价值。
重论汤显祖《牡丹亭》之音律及“汤沈之争”的曲背景
作者:陈伟娜 刘水云  来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沈之争  汤沈之争  音律  音律  背景  背景 
描述:《牡丹亭》的音律问题直接引发了明代戏剧史上所谓的“汤、沈之争”。由于忽视对该剧音律的探讨,导致人们对这场争论至今尚无合理的解释。汤显祖在《牡丹亭》的用韵、格律、宫调等方面,既有合理的运用规则,也有随意的破坏成例。“汤沈之争”暴露了明清戏曲家对戏曲音律认识的不足。
林存阳著《清初三礼》出版
作者:述堂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明清史研究  《周礼》  学术史  《仪礼》  《礼记》  社会科学文献  社会史 
描述:,《清初三礼》一书,则侧重从学术史与社会史结合出发,
事实·修辞·语境——元人吴澄传记的叙事研究
作者:方旭东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传记  事实  叙事  修辞  语境 
描述:的痕迹 ;其次是解释疑问 ,追溯新叙事所以生成的语境 ,考量其得以实现的修辞策略。通过对吴澄传记的叙事分析 ,揭示 :即使在以真实为生命线的历史传记类著作中 ,修辞策略也屡见不鲜。
从《易泛论》看王安石《易》的训诂特色
作者:杨倩描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易泛论》  《周易》  义理  训诂 
描述:王安石的《易泛论》是一篇解释《周易》字词的专章,反映了其治《易》注重训诂的特色。本文从《易泛论》与《易解》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易泛论》所释字词与《周易》卦爻及诸传对应的比较分析,结合《周易》语境,对王安石治《易》的训诂方法做了初步探讨。
《困纪闻十笺》未刊本
作者:暂无 来源:文献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培芳  黄氏  元刻本  全祖望  嘉庆  王应麟  注本  书名  万历  成书 
描述:则又是一种。此本未刊,
由《四库提要》看经学变古时代的《周礼》
作者:张玉春 王祎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变古时代  《周礼》 
描述:《四库提要》记有八部宋代《周礼》著作,它们的小序、案语、提要显示,虽然宋代被称之为经学的变古时代,不重汉学,但是宋学笼罩下的《周礼》,并不如宋之风气,凿空杜撰;宋儒于《周礼》,持论谨严,考证精详
《困纪闻》版本源流考述
作者:张骁飞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困纪闻》  版本考述 
描述:王应麟《困纪闻》二十卷,元代成书后即有刻本,入清后注家迭出,刻本益繁。经对其成书及版本源流清理考核,可定其元刻本仅一种,明刻本实为三种,清代众多笺注本可归为六种。文末附源流关系表一份,可对《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