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花间词对晏殊的影响
-
作者:徐秀燕 来源: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间词 晏殊 影响
-
描述:,但并不缺乏对男女情事的专注
-
试论晏殊词的审美特色
-
作者:叶莉 来源: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晏殊词 审美特色 审美特色 理性 理性 含蓄 含蓄 纤美 纤美
-
描述:晏殊是北宋重要词人,其《珠玉词》有独特的审美特色。在抒发情感时常多一份思致与理性,表现出以理节情的理性之美;描写景物纤细雅丽,韵味无穷,具有含蓄蕴藉的兴象美;他常用细致的词调表达那种纤细幽微的感受
-
文杏牡丹自不同:论二晏词之异
-
作者:唐红卫 来源: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词 晏殊 晏几道 词作
-
描述:二晏父子迥然不同的个性和遭遇导致他们词作中抒发的情感大相径庭。从二晏词作的字、句、篇三方面均可以看出,作为理性的诗人和人生的幸运儿,晏殊抒发的常常是带有人类普遍规律的闲愁;作为纯情的词人和人生
-
论晏殊与柳永的圣寿词
-
作者:贾先奎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柳永 柳永 圣寿词 圣寿词
-
描述:从圣寿词这一角度,比较了晏殊和柳永二人在表现内容方面的异同,分析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和艺术风格,客观地评价了它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且从写作动机方面探讨了二人圣寿词的情感倾向和目的,从而对这一历来较少
-
冯延巳与晏殊的“闲情”词
-
作者:李莹 连国义 来源: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晏殊 闲情 词史演进
-
描述:晚唐五代词确立了以言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要眇、婉约为美的审美规范。南唐词人冯延巳的《阳春集》是其代表,对宋初晏殊的《珠玉词》创作影响深远。二家作品中的“闲情”在伤春怨别的表相下用顿挫含蓄的笔法抒情、造
-
晏殊《珠玉词》的分类评价
-
作者:宋国荣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珠圆玉润 珠圆玉润 无病呻吟 无病呻吟 分类评价 分类评价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
描述:逝的惆怅和春光美景不能长驻人间的惋惜之情;第二类,代女子而言艳情的词和表现自己优游岁月的词;最后是无聊而缺乏真情实感流于庸俗的词.
-
论晏殊与姜夔词的异同
-
作者:姚念 魏国栋 陈迪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姜夔 典雅 题材
-
描述:抒发漂泊之感和身世之悲,以"清空"为显著特色。较之晏殊,姜夔的词在取材方面也更为广泛。
-
晏殊词的色彩美学解读
-
作者:吴昊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色彩美学 色彩意象 对比调和 宋代花鸟画 微距拍摄
-
描述:科学地审视晏词,重新认识晏殊高超的美学造诣价值和对中国文艺的贡献。
-
有关晏殊词研究的几点看法
-
作者:汪首豆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研究 《珠玉词》 价值评判 艺术特征
-
描述:梳理近三十年来有关晏殊及其词作的研究,认为20世纪80年代偏重其词作价值的研究,而存在研究视野狭窄的问题;90年代的研究偏重其词作的艺术特征,又存在片面化、文本化的问题。对晏殊词作价值的研究应更多
-
论晏殊词之圆融旷达的理性观照
-
作者:李茜茜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圆融旷达 理性观照
-
描述:晏殊词在伤春怨别的情绪之中表现出圆融旷达的理性观照,它的这一特质的矛盾成因,及其艺术营构,一是以娓娓道来的叙述特质,二是利用结句打破时空叙述模式和切断情感流程来实现,皆显示了晏殊词在词作发展历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