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429)
期刊文章(1078)
学位论文(47)
会议论文(37)
图书(2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484)
地方文献 (52)
红色文化 (33)
地方风物 (28)
宗教集要 (9)
才乡教育 (4)
非遗保护 (4)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740)
2013(244)
2012(275)
2011(409)
2010(1053)
2008(375)
2006(130)
2002(20)
2000(17)
1987(19)
按来源分组
商丘日报(23)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3)
工人日报(2)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
睢阳(1)
安徽青年报(1)
吉林农业(1)
湖南文艺出版社(1)
儿童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1)
松江报(1)
浅析肯堂对血崩的治法
作者:王惠珍  来源:动物学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肯堂  证治准绳  血崩  内容丰富  治法  医学文献  女科  朱丹溪  张元素  陈自明 
描述:肯堂,字宇泰,明医学家。早年习读文史,兼精医学。晚年退居故乡,广泛搜集历代医学文献,编著《证治准绳》四十四卷,内分杂病、类方、疡医、幼科、女科等。旨堂所著《证治准绳·女科》引申陈自明的理论和经验
春天的信(报告文学)--关于烈 本刊特约记者
作者:李杰  来源:吉林教育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春天的信(报告文学)--关于烈 本刊特约记者
谟及其文献辑佚活动评述
作者:褚赣生  来源:文献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献辑佚  地理  江西  文献资料  汉唐  地方文献  文献活动  古文献  成就  六十年代 
描述:谟,是清代一位颇有成就的文献辑佚学家。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却很少为世人所知。直到六十年代初,中华书局影印出版了谟所编《汉唐地理书钞》,《文汇报》发表了胡道静先生的读该书的后记之后,
烈教授的儿科学术思想与经验(二)
作者:李宏伟  来源:中国临床医生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儿科  学术思想    儿科疾病  中医药疗法 
描述:2治疗小儿热证发热一症,小儿常见多发。在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伴有发热一症。老言发热一候为触之有热(即体温高)、视之有象(指面赤、口干唇红、便干、尿黄),因毒而起,因毒而热。因此老又有
烈教授的儿科学术思想与经验(一)
作者:李宏伟  来源:中国临床医生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儿科病证  中医药疗法    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 
描述:治疗小儿肺系疾病十法1.1宣肺去壅《本草纲目》云:壅者,塞也。宣者,布也,散也。”宣肺去壅乃指宣散肺部壅塞之气。肺主气之本。《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气者,皆属于肺。”肺是主气,司呼吸之器官
益印刷文集》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作者:张红  来源: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印刷工业  出版座谈会  科学技术研究  出版印刷  中国印刷  出版社  论文集  总编  所长  出版界 
描述:本刊讯:由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益印刷文集》出版座谈会于1993年4月15日在京召开。新闻出版署署长宋木文、副署长于永湛、署技术发展司司长高永清;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印刷工业出版社总编沈海
明代以来实甫《西厢记》 研究资料索引
作者:雒万钧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实甫  关汉卿  明刻本  中国文学  汤显祖  元本  资料索引  文学研究  杂剧 
描述:〔戴不凡〕文史,1965.4 杂剧《西厢记》的作者——实甫〔内田隆之〕日本文学论究34,1974.11. 实甫身世述臆(上、中、下) 〔朱君亿〕东方杂志,1979.2、3、4 二、《西厢记
谦书记忆往事
作者:孙东升 赵来群 王春明  来源:党史文汇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小平  山西人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  “四人帮”  中学教师  省委书记  文化大革命  省委机关  小伙子  中国共产党党员 
描述:谦书记忆往事
符梦论思想的历史地位
作者:唐德荣  来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周礼》  自觉意识  精神心理  临床医学  《庄子》  生理病理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描述:符梦论思想的历史地位
应麟的考据学理论及其对清代的影响
作者:方如金 陈欣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麟  考据学  南宋  清代 
描述:应麟是南宋时期一位博学贯通、治学严谨的学术大师。他在考据学上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博采众长,发扬浙东学派务实的学风,使注释更为科学完整;还搜编散佚的古书,开启补志先河;又敢于大胆质疑前人的失误,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