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12)
报纸(59)
学位论文(32)
会议论文(12)
图书(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04)
地方文献 (13)
宗教集要 (6)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3(60)
2012(38)
2011(39)
2010(32)
2009(36)
2006(27)
2004(26)
2003(18)
2001(25)
1993(13)
按来源分组
其它(43)
抚州师专学报(6)
成才之路(2)
求实(1)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青春岁月(1)
科技致富向导(1)
内蒙古电大学刊(1)
科学之友(B版)(1)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
试论王安石变法对中医药的影响
作者:徐春娟 陈荣 邓棋卫 周强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变法  市易法  三舍法  中医药 
描述:位。
王安石变法:动机与效果背离
作者:曹中原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府拔款  背离  政府控制  财政收入  政府行为  市易法  市场 
描述:政府办企业。政府办企业会是一个什么结果.不言而喻。
浅谈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
作者:崔永东  来源:成功(教育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体制  改革  变法措施  失败 
描述: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改革,或者缓和了阶级矛盾;或者发展了生产力.作为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独具匠心、针砭时弊、理念超前,匡扶济困、一直为中外史学家称道.可是,这次改革成效不敢恭维,王安石本人也背上了
从王安石变法失败话吏治
作者:孔见  来源:中华魂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社会矛盾  吏治  政治家  农田水利  失败  博学多才  内忧外患  免役法 
描述:、保马法等等,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各方面,目的是要通过变法立制,
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分析
作者:杨利勤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  富国  民生 
描述:穷了,王安石变法终归失败。
变法与苏轼作品评价的关系
作者:廖仲安 高怀玉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作品评价  苏轼  学术界  争论 
描述:目前学术界对苏轼的评价还有一些争论。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关于变法的问题:(一)苏轼在王安石变法前后的政冶立场应孩怎么估计?
殖民时期狮岩洞元光寺修行者群像:兼论曹洞宗在狮头山的活动
作者:阚正宗  来源:玄奘佛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狮头山  狮头山  元光寺  元光寺  斋教  斋教  曹洞宗  曹洞宗  月眉山  月眉山 
描述:,但专业方向名称不规范,需加以规范和调整。结论 护理学研究生的专业方向需要进行进一步规范,注意与临床医学的区别,体现护理学的学科特点,以促进护理学科的健康发展。
王安石与沈括的货币信用思想:兼论中国唐宋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作者:杨泽宇 雷从胜  来源: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资本主义的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  货币信用  唐宋时期  青苗法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规律  财政信贷  财政资金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年)与沈括(1038~1095年)同是北宋末期的革新派政治家。他们的经济思想相辅相承,各有建树。尽管变法由于诸种原因以失败告终,但他们的经济思想尤其是货币信用思想却并不随
从火药的发展看北宋时期儒法斗争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作者:暂无 来源:化学通报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黑色火药  北宋时期  王安石变法  硫磺  劳动人民  四大发明  科技发展  中国共产党  指南针  世界文明 
描述:洲人之前。所以,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发明的火药属“黑色火药”。主要成份是硫磺、硝石和木炭。在古典文献上可查到的关于火药的代表性配方有以下两个:一是郑思远撰的《真元妙道要略》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有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蜜加热分解成炭,再加上硫磺与硝石就是黑色火药,烧起来以后,火势十分猛烈,能把房子都烧掉。
剥掉罗思鼎“史学权威”的画皮——驳斥《论北宋时期爱国主义和
作者:邓广铭 李培浩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时期  北宋王朝  司马光  儒家  契丹  宋神宗  史学  地主阶级  统治集团 
描述:出笼之后,却又被姚文元搁置了三四个月,才又和另一篇由罗思鼎捉刀代笔,借风庆轮远航事而大骂现代的“满脑子崇洋迷外”、“投降卖国”的“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黑文,以及同是出于这伙黑帮之手而署名池恒和宫效闻的两篇黑文,一并在同一期《红旗》上刊出,妄图借此而杜撰出一个从古到今,凡儒家皆卖国的所谓规律。当他们实在在北宋以前的历史上找不出一个典型的卖国主义的儒家时,就把一顶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