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60)
期刊文章(4699)
会议论文(81)
学位论文(17)
图书(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109)
地方文献 (32)
才乡教育 (15)
地方风物 (4)
非遗保护 (2)
红色文化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80)
2013(226)
2012(277)
2010(241)
2009(233)
2008(252)
2002(146)
2000(133)
1994(88)
1992(61)
按来源分组
南方都市报(103)
法制日报(30)
新民晚报(26)
铜都晨刊(6)
社区(4)
应用写作(3)
复印报刊资料(家庭教育导读)(2)
青春(2)
军工文化(1)
武汉理工大学报(1)
由《牡丹亭》中情、的抑扬看汤显祖的精神指向
作者:徐大军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精神指向  明朝晚期  爱情故事  伦理道德  “情”    人物塑造 
描述: 一明代“情”与“”的冲突一度很激烈。自从朱熹把“情”与“”尖锐地对立起来以后(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便借助于政权力
刍议吴澄《不居集》脾阴法
作者:李珊 卢玉  来源:现代中医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脾阴法  吴澄  不居集 
描述:历代医家治脾胃,多重脾阳而忽视脾阴,迄清代吴澄<不居集>倡言脾阴法,用药力避寒凉,详述芳香甘平之法,自成一家之言,弥补东垣脾胃学说之未备,与叶天士"养胃阴"之说相得益彰.
深透 异曲同工──论李斯、王安石代表作的反驳艺术
作者:段永利  来源: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斯  王安石  深透 
描述:同是著名政治家的李斯和王安石,尽管他们的文章具有完全不同的语言风格,但在论证方式和论辩方法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反驳文章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辩深透,气势充沛,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本文以二人
诗文“以为主,气为辅”——试论吴澄的文学创作论
作者:李宜蓬 冯玉文  来源: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气论  本体论  创作论 
描述:吴澄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文学理论家。理气论是吴澄理学思想和文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在文学创作论中吴澄提出“诗文以为主,气为辅”,作为文学创作的指导原则,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根据对吴澄文论
论《牡丹亭》性心理及其生命意识的升华:以蔼士性心理学理论
作者:魏远征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心理描写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生命意识  柳梦梅  性心理学  心理学理论  爱情  白日梦 
描述:情和婚姻的执著向往和追求,而且对杜
“推阐势”:苏轼政治哲学的逻辑理路
作者:张宏斌  来源:原道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政治哲学  逻辑理路  政治制度  王安石  天道  人性  社会规则  绝对性  本体 
描述:如何呢?下文拟主要稽考其生平、文字创造、经解等以察之、详之。
情与的易位:论张坚的三部爱情剧
作者:潘培忠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与  爱情  汤显祖  易位  男主人公  传奇  儒家  戏曲创作  中缘  明清戏曲 
描述:,也难以完全摆脱""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
从道德哲学的视角看陆九渊“心即”的伦理意蕴
作者:吴凡明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即  伦理本性  主体性  规范性 
描述:题更为深刻地揭示了道德本性不是他律而是自律,不是制裁而是自愿,它是推动人们在道德行为选择与践履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一种精神力量。
情即:阳明心学对《牡丹亭》情理关系的影响
作者:丁芳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 
描述:成的哲学转向深有关系。心学主张本心至善,反对视与气为对立存在的两物,以致客观上为"恶"的存在提供论证。在心学学者看来,未迁于外物、发乎本心的真情、深情即是纯善的,情与乃"为物不二"的关系,情即
李浩运用升降浮沉论辨治内科疾病经验
作者:李晓 李浩  来源:世界中医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内科疾病/中医药疗法  李浩  升降浮沉理论 
描述:升降浮沉思想的运用尤为独到,现将经验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