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读《红炉点雪》
-
作者:阎艳丽 来源:河北中医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炉点雪》 养生调息 痰火病 龚居中
-
描述:书篇幅虽不长,但立论明确,内容丰富而系统。本文就个人初读体会。介绍如下:
-
读胡培翚的《仪礼正义》
-
作者:杨向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义 庶人 卿大夫 周礼 中国传统文化 丧服 诸侯 左传 丧礼 蔽膝
-
描述:余年,成《仪礼正义》四十卷。自述
-
立德立论——读《婴童肺论》
-
作者:李香玉 郑明显 来源:吉林中医药杂志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婴童肺论》 王烈 学术经验
-
描述:性的《婴童论》,全书二十余万字,分为上篇:的基本理论中篇:肺的证治探讨;下篇:肺的方药研究.论中通过多年大量的研究资料,阐述王老对小儿病的基础研究、临床实践以及方药方面的实践成果. 王老步入杏林40载,毕生致力于小儿及呼吸系统病证的研究,尤以小儿哮喘为专。在书中,王老总结了他将疾常见证也为热、咳、喘、哮、痰5个证.以证带病,病证结合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小儿清热灵、小儿白贝止咳灵、小儿肺热平、小儿治哮灵、小儿哮咳喘等8种肺系列新成药的问世,为防治小儿肺系病证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系列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方药研究等工作中,最有代表性,而且能充分反映王老学术思想和经验的著作,当推《婴童肺论》.自古以来,尤其来代自《小儿药证直诀》始创专论以后,代不乏著,而以肺为专论者实属罕见.《婴童肺论》收载73 篇有关肺的论述,值得...
-
读《万斯同评传》、《全祖望评传》
-
作者:申屠炉明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万斯同 全祖望 《周礼》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万斯大 王夫之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刘申叔遗书》 黄宗羲
-
描述:清初浙东学术主经世致用,以长于史学而有名于世。自黄宗羲以下,有万斯同、全祖望辈继起,薪火相传,蔚为可观。如何以现代学术文化的目光审视、总结该学派思想是一个大课题,而作为个案研究的万斯同、全祖望等近年已出现了若干可喜的成果。
-
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
作者:王毅 来源:武汉师院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答司马谏议书 顽固派 拒谏 士大夫 盘庚 青苗法 熙宁 先王
-
描述:日”的士大夫的酣梦,捅了顽固派的马蜂窝。那些维护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利益的顽固派,一个个惊讶莫名,大为震怒,在司马光的指挥和影响下,纷纷跳了出来,向王安石发动了猖狂进攻。司马光的喽曪吕诲打先锋,滕甫、郑獬、王拱宸、范纯仁、祖无择、周(岂页)、苏辙等接二连三地跟着起哄,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到了熙宁三年,顽固派头子司马光亲自出马。他一方面配合顽固派“元老重臣”韩琦,向皇帝
-
精神家园的追问与救赎--读王英琦《乡关何处》
-
作者:沈爱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类精神家园 王英琦 救赎 乡关 资本主义 作家 哲学意义 精神危机 精神世界 海外游子
-
描述:义上来说,他们实际上正在实现着又一次人生壮丽的心灵之旅,那就是对于普泛的人类“精神家园”的迫切追问以及对之深刻领悟后的宗教般的救赎。就个体或整个人类来说:“精神家园”的荒芜是十分可怕的,它意味着惊人的人类心灵之柱的朽溃、精神的败落、道德的沦丧,甚至于“种”的灭绝。正是因为这
-
读赵宗诚《关于王安石的自然观》
-
作者:吕振羽 遗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读赵宗诚《关于王安石的自然观》
-
评孙奇逢“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践意义──读《读易大旨》札记
-
作者:李之鉴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 孙奇逢 《读易大旨》 “天人合一”思想 实践意义 王安石 自然之变 客体世界 六十四卦 主体认识
-
描述:评孙奇逢“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践意义──读《读易大旨》札记李之鉴(河南师范大学)孙奇逢(1585—1675)字启泰,又字钟元,河北容城人。明亡之后的第七年即清顺治七年(1650),携妻将子,四十余口
-
人与造物的感通:读赏苏轼《游金山寺》
-
作者:张晶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金山 审美感受 江南江北 纪游诗 思乡曲 长江源 深黑 鱼尾 绝顶
-
描述: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这是一首纪游诗,又不仅是一首纪游诗;这是一首思乡曲,又不仅是一首思乡曲。读着这篇名作,可以产生更多的审美感受。
-
开拓临川文化研究的新领域--读《临川近现代文化史》
-
作者:周世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种近现代文化史》 书评 临川文化
-
描述:开拓临川文化研究的新领域--读《临川近现代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