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74)
报纸(139)
学位论文(25)
会议论文(19)
图书(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28)
地方文献 (22)
才乡教育 (10)
地方风物 (6)
宗教集要 (4)
红色文化 (2)
非遗保护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74)
2013(28)
2012(41)
2010(34)
2005(23)
2003(18)
2001(21)
1994(13)
1987(5)
1986(7)
按来源分组
其它(41)
唐都学刊(2)
北方周末报(2)
文艺理论研究(1)
龙门阵(1)
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1)
广西金融研究(1)
家庭之友(佳人)(1)
鹤城晚报(1)
桂海春秋(1)
我校召开第一次科学技术工作暨科研成果、科技工作积极分子、
作者:雷巧珍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技工作  科学技术工作  学术论文  五邑大学  科研成果  江门市  校长  科委主任  黄松  落实措施 
描述:支持,极大地期望五邑大学将成为江门市教育和科技的中心。
習古典戏剧理論札記
作者:戴不凡  来源:剧本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戏剧  戏剧文学  戏剧创作  杜丽娘  李香君  吴江派  玉茗堂派  汤显祖  作品  创作思想 
描述:戏剧創作的见解;同时,一些批語往往又是为了便于讀者理解剧作者的原意而作,这里也就更生动具体地表現了作者对戏剧創作的种种看法。我們的古典剧論,乍看起来,往往是一麟半爪,有时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字或几百个字,但其中优秀的剧論,却常常是要言不煩地,提出創作中許多重大的問題;或者是語語珠璣,生动簡明地說明創作的技巧。张岱
试论佛学心学及浙东派对谭嗣同的影响
作者:黄艺农  来源:求索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谭嗣同  浙东学派  心学  陆九渊  佛学  南宗  增订本  王守仁  慧能  进步思想 
描述:需要的思想力量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关于他的政治思想的理论渊源,在《仁学·界说》。和《致唐佛尘书》中已自有论及,似乎不需多论,然而要弄清楚这些说对他究竟
刘乃宇华希伯陈世桢陈能光程振基任嗣达孙瑞璜方根生吴曾愈
作者:暂无 来源:交通公报 年份:192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刘乃宇华希伯陈世桢陈能光程振基任嗣达孙瑞璜方根生吴曾愈
莫介福杨先芬黄麟图宗渊刘良浔陈清文等派为本部货等运价委员
作者:暂无 来源:铁道公报 年份:193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莫介福杨先芬黄麟图宗渊刘良浔陈清文等派为本部货等运价委员
亦邃亦阔 有有术:从第二届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看近年昆曲
作者:王宁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新动向  新时期  研究思路  牡丹亭  苏州大学  学者  海内外  大学生 
描述:广为学界瞩目的第二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7月4日至7月7日在苏州市图书馆举行。这是继2003年11月在昆山举办的首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昆曲学界的又一次盛
以昆之名,雅涵于乐:北师大以雅曲社“小昆虫”戏看戏记
作者:王萌筱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师大  昆虫  高校学生  《牡丹亭》  2010年  多功能厅  昆曲  校园版 
描述:昆曲爱好者们的盛大节日。作为普通的高校学生,能够有幸参与到一系列活动中,这一场接一场的昆曲盛筵更是足以让我许久不识肉味了。
中国戏曲学院钮骠、沈世华教授收杨锋、顾琰为弟子
作者:华贸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大观园酒店  学院  教授  戏曲教育  京韵大鼓  戏曲文化  戏曲艺术  表演艺术  牡丹亭 
描述:本刊讯最近,中国戏曲学院钮骠教授收杨锋、沈世华教授收顾琰为弟子,于6月12日在北京大观园酒店举行了拜师仪式,戏曲界专家、学者马少波、吴小如、刘曾复、朱家、刘乃崇、余从、吴江、于文青;京剧界李紫贵
全国政协委员赵敏呼吁:尽快制订灾后重建规划开展灾后保护工作
作者:张英  来源:中国林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灾后重建规划  保护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  南方红豆杉  局部区域  集中分布 
描述:红豆杉几乎全部被冰雪压断。马头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极小种群也损失惨重。
道统、统与政统:以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和陆子《白鹿洞书
作者:郑晓江  来源:教育文化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与陆象山  教育理念与制度  反思与启迪 
描述:通过解读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和陆象山《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二篇文献,从道统、统与政统关系的角度来揭示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核心内容与制度,并延伸考察现代中国教育的一些主要问题,并从传统书院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