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牡丹亭·惊梦》看汤显祖对情的肯定
-
作者:杨丽宏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思想核心 情
-
描述:明代杰出的戏剧家汤显祖,思想上受王学左派影响极深,崇尚个性解放,反对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认为“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牡丹亭》是最能体现汤显祖思想的剧本,其中“惊梦”又是最能表现
-
汤显祖贬谪徐闻与他的《贵生书院说》
-
作者:王小岩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道学体认 《贵生书院说》 《邯郸记》
-
描述: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的思想极其复杂,作者以他抗疏被贬为徐闻县典史这一事件为中心,探讨他的道学体认及其“贵生说”的提出,以及他提出的与“贵生说”有关的“瘴疠活人”思想,在他的剧作《邯郸记》中的反映。
-
梦:问号与惊叹号:比较庄子之梦与汤显祖之梦
-
作者:刘博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境 庄子 汤显祖 至情
-
描述:与汤显祖之梦的表现方式与文本意义的异同。
-
历史剧的“戏说”与历史“诗意”的构成:汤显祖和“雪中芭蕉”
-
作者:李本红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沈汤之争" "雪中芭蕉" 历史诗意
-
描述:构符合历史史实的原则下,象征意象的意蕴美与精心虚构生活细节的诗意美,是构成历史“诗意”的两大途径.在历史真实的基石上,意象的选择、“诗意”的浓淡与格调,则决定着历史剧创作不同的审美情趣与艺术风格,最终形成各种流派.在网络时代,历史成为时尚流行文化的一种元素,由此,影视剧创作中的“历史”与“诗意”的内涵又有了新的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又呈现出新的格局.
-
汤显祖唯情文学观的逻辑解析
-
作者:肖鹰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文学 汤显祖 唯情论
-
描述:神”三个重要命题,对其“唯情论”文学观的核心思想作了系统阐释,并在“情”、“奇”和“神”三个层面阐述了汤显祖文论观的逻辑结构.
-
论汤显祖“以若有若无为美”的作剧主张:兼析汤显祖作剧理论特
-
作者:龚重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作剧主张 王骥德 李渔
-
描述:三座高峰。
-
历史优先性原则与小说史研究——评《中国言情小说史》
-
作者:元者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言情小说 中国小说史研究 优先性原则 《金瓶梅》 《如意君传》 文学史研究 中国古代 《牡丹亭》 汤显祖 《红楼梦》
-
描述:历史优先性原则与小说史研究——评《中国言情小说史》
-
临川风韵:评黄文锡的《还魂后记》
-
作者:苏国荣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封建礼教 汤显祖 《牡丹亭》 柳梦梅 性格发展 临川 舞台优势 人文意识 原作精神
-
描述:当代的剧作家有两种类型,一种以新创剧目见长,一种以改编剧目闻世。这两类剧作家和剧目,对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戏曲事业,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现在的人们往往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这种价值取向,并不符合戏剧的创作特点和历史发展。先不说很多世界名著,如希腊悲剧主要根...
-
为一代戏曲大师立传之作——评蒋士铨的《临川梦》传奇
-
作者:王永健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艺术 昆山腔 临川四梦 戏曲创作 人物传记 艺术构思 二十年 杨恩寿 评论
-
描述:传之作,作一番肤浅的评论,以就正于方家同好。蒋士铨作为一位戏曲家,有这样一些特点: 首先,蒋氏的时代,是昆山腔戏曲艺术
-
世间唯有情难死:读三妇合评本《牡丹亭》
-
作者:李保民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评点 情感 读者阅读 妻子 女性角度 感受 汤显祖 艺术特色 杜丽娘
-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部杰作,一经问世,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剧中的青春少女杜丽娘由梦生情,由情生病,由病至死,最后死而复生的遭遇,曾感动了各阶层无数的民众,为之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