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醒世姻缘传》黄注疑——与黄肃秋先生商榷
作者:宋立堂  来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黄肃秋校注本  注释  辨正 
描述:黄肃秋先生校注的《醒世姻缘传》是个较好的本子,但其中亦有不足之处,有些条目注释有误或不够确切,有些地方词语本应作注而未加注释。因此,有必要对黄先生所作注释中的一些错误或不够确切之处加以辨正。
性质 明角度 趋大流——略谈古代小说的分类
作者:黄霖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小说  分类角度  性质  中国古代  小说分类  魏晋六朝  刘知几  胡应麟 
描述:性质 明角度 趋大流——略谈古代小说的分类
吴照载篆书绎山铭
作者:陈昌华  来源:收藏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篆书  落款  真迹  行书  书画鉴定  作品    小组  十一册  画图 
描述:多次对该作品进行
沈璟声律论考——兼论“汤沈之争”
作者:金五德  来源: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沈之争  合律依腔  声律论  王骥德  《中原音韵》  《曲律》  戏曲创作  《琵琶记》  沈璟 
描述:有明一代,沈诘纳陕奂染哂屑蟪傻囊庖澹院笫烙植松钤兜挠跋臁I颦Z力主戏曲的创作及评价均应绳之以“合律依腔”,这既是正确和必要的,却又失于片面性和绝对化。对“汤、沈之争”,不应再纠缠在“派”上,而应客观地评价双方的得失,科学地总结戏曲创作的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地估量这场论争的影响。
晏欧联章词例释及考
作者:沈义芙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联章词  晏殊  荷花  例释  欧阳修  通联  荷叶    采莲  木兰花 
描述:至于普通联章,则不拘种种,只以词意一章未尽,遂尔多章相联者即是,又分演故事联章与非演故事联章两种,尤以非
历史断裂处的艺术书写——周邦彦与王安石变法关系
作者:刘汉林  来源: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断裂  实学  道学  清真词  王安石变法 
描述:北宋词人周邦彦与王安石变法关系密切,这构成了他创作的背景和主线,然而《宋史》并没有记载此事。所以,参照西方史学,从不同历史观的断裂处分析社会原因,重点把握其词作中的心路历程,成为当前清真词研究中重要而急迫的任务。
关于王安石使辽与使辽诗的考
作者:张涤云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使辽  送伴使  使辽诗   
描述:。[著者文摘]
侯方域《与阮光禄书》写作时间
作者:李金松 殷金明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侯方域  《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  周亮工  《与吴冠五》 
描述:对于侯方域的《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一文的写作时间,学术界根据此文的篇题,认为是作于崇祯癸未,即1643年。但是,根据与侯方域同时代的学者兼文学家、艺术家周亮工的《赖古堂集》中的《与吴冠五》一文,可论定侯方域此文作于阮大铖死后,并在此基础上解释了侯方域个人及其古文创作中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
冯延巳、晏殊词异同
作者:胡淑慧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晏殊  词风  艳情 
描述:冯延巳、晏殊是词体发展史上两位重要词人,且其词风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阳春集》、《珠玉词》基本属于酒席文学,采用花间词所肇始的艳情题材。但二人艺术个性同中有异,表现在情感基调和深层意蕴、艺术表现手法和方式、意象和境界等诸多方面。
晏殊《蝶恋花》“乐景写哀”
作者:昝娟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蝶恋花》  《蝶恋花》  晏殊  晏殊  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表现手法  《珠玉词》  《珠玉词》  教学参考  教学参考  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  苏教版  苏教版  反衬  反衬 
描述:烘托、共鸣的手法,后者在艺术中可称作反衬、对比的手法。”在这里出现了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以乐景写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