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应麟《玉海》与《汉艺文志考证》关系考略
-
作者:杨毅 来源:图书情报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玉海》 《汉艺文志考证》
-
描述:二书编撰体例、主旨不同,在相似、相同之处仍可明显见出二者的差异,这些差异也正是二书的特色所在。
-
周礼玉纹:西周礼乐文化影响下的玉器动物纹饰
-
作者:陈思 来源: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 礼乐文化 玉器 动物纹饰
-
描述:在周公"制礼作乐"的框架下,西周玉器带有强烈的礼玉色彩。玉器的动物纹饰作为玉器的一部分,表达了西周先民对于礼乐文化的理解。所以玉器动物纹饰的演变体现了礼乐文化在他们心中地位的变化。本文通过对与西周
-
不同的性格, 同样的悲剧:浅析沈凤喜和冯玉如爱情悲剧之异同
-
作者:王镕鑫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凤喜 冯玉如 爱情悲剧 社会环境 性格
-
描述:《啼笑因缘》中的沈凤喜和《落霞孤鹜》中的冯玉如在当时处在钱权强势的时代,受时代的压迫造成了各自的爱情悲剧,她们的悲剧也与自己的身份地位有关,不同的是沈凤喜自身虚荣、贪图钱财的小市民习气也是她爱情悲剧
-
中共深圳市第一次代表大会昨天隆重开幕,郑良玉主持大会,李灏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中共深圳市第一次代表大会昨天隆重开幕,郑良玉主持大会,李灏
-
申陆象山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义
-
作者:颜昌峣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193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君子 陆象山 孔子 朱子 辨志 白鹿 第二次 科举取士 象山先生 学者
-
描述:得失则其志之所向、已与聖贤背驰摊而上之。则又惟官资之崇、录(?)之厚薄是
-
道统、学统与政统:以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和陆子《白鹿洞书
-
作者:郑晓江 来源:教育文化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与陆象山 教育理念与制度 反思与启迪
-
描述:通过解读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和陆象山《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二篇文献,从道统、学统与政统关系的角度来揭示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核心内容与制度,并延伸考察现代中国教育的一些主要问题,并从传统书院教育中
-
陆象山“心”、“理”,关系新释―从阳明评象山“只还粗些”出发
-
作者:田超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王阳明 王阳明 心即理 心即理 宇宙整体 宇宙整体
-
描述:、“理”关系上动态流转、圆融复一的特质。不应机械化解读“心即理”,而要从文意脉络来理解之。
-
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从董仲舒到陆象山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学的进路成为两者的内在结合,以精深的、真正太极化了的道理,来开显活的时间意识体验、艺术体验、生存体验和历史文化体验(其中必含中华与西方的历史文化交往体验),开启出一种有灵性的、时机化的、不离人的实际生活的哲-理。
-
矛盾调合,扬弃承传:朱、陆思想对海瑞影响的个案研究:[朱熹
-
作者:李锦全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思想 中国 明代
-
描述:矛盾调合,扬弃承传:朱、陆思想对海瑞影响的个案研究:[朱熹
-
从“太极辩论”剖探陆象山晚期思想的道家倾向:[陆九渊]
-
作者:王冰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哲学 中国 中国 道家 道家
-
描述:从“太极辩论”剖探陆象山晚期思想的道家倾向:[陆九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