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459)
报纸
(86)
学位论文
(32)
会议论文
(18)
图书
(1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59)
才乡教育
(137)
地方文献
(6)
地方风物
(3)
非遗保护
(1)
文化溯源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
(32)
2011
(35)
2009
(43)
2008
(18)
2007
(17)
2006
(13)
2004
(19)
2000
(15)
1987
(10)
1984
(10)
按来源分组
其它
(52)
哲学论集
(4)
宋代文化研究
(3)
兰台世界(下旬)
(2)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世纪桥·理论版
(1)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清史研究
(1)
法制与社会
(1)
相关搜索词
宋史
儒家
王学统
现代价值
变革
吕惠卿
王安石
交游
唯心主义理学
范仲淹
农田水利
天理
知识分子
礼乐
王安石变法
地主阶级
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董仲舒
咏史诗
倡导
积极影响
士大夫
儒学
苏轼
人生
白居易
圣人之道
南宋理学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陆象山的政治思想与实践】搜索到相关结果
459
条
陆
氏兄弟佚札:[陆九渊、陆九龄]
作者:
束景南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家
生平事迹
书信
中国
描述:
陆
氏兄弟佚札:[陆九渊、陆九龄]
陆
王心学与晚明文学:[陆九渊、王阳明]
作者:
邹自振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中国
文学评论
明代
描述:
陆
王心学与晚明文学:[陆九渊、王阳明]
“里面出来”与“外面入去”:朱
陆
哲学异同管见:[朱熹、陆九
作者:
王伟民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中国
宋代
描述:
“里面出来”与“外面入去”:朱
陆
哲学异同管见:[朱熹、陆九
杨朝亮著《李绂与〈
陆
子学谱〉》评介
作者:
袁林
来源:
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评介
子学
李绂
学术特征
今文经学
内在张力
章太炎
梁启超
学术史
描述:
陆
王学的研究,就是一个亟需充实的薄弱环节。
明朝前期吴与弼的兼采朱
陆
之学
作者:
陈奇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兼采朱
陆
王学源泉
描述:
学。他的学说"实能兼采朱
陆
之长"。他的学说,通过弟子陈献章、再传弟子湛若水影响了王守仁,成为王守仁心学的源泉之一。
程敏政的朱、
陆
“早同晚异”论及其历史意义
作者:
陈寒鸣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敏政
陆九渊
道问学
尊德性
《太极图说》
早异晚同
朱子
无极
晚年定论
教学方法
描述:
程敏政的朱、
陆
“早同晚异”论及其历史意义
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
陆
王心学的影响
作者:
蔡方鹿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陆九渊
程颐思想
论哲学
陆
王
王守仁
体用
天理人欲
宋明理学
心即理
描述:
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
陆
王心学的影响蔡方鹿过去学术界在对宋明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的研究中,一种观点认为,二程哲学没有什么分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二程哲学有同有异,存在着区别,但未注意探讨二程哲学
艺术当师造化--记
陆
抑非老师一次写生示范
作者:
马其宽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造化
生长规律
示范
牡丹花
工笔画
没骨画
牡丹亭
画集
中得心源
花港
描述:
春》,把我带回到遥远的从前.
陈文蔚、徐元杰和会朱
陆
的倾向
作者:
王伟民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会朱
陆
朱子
格物穷理
约礼
陆
象山
象山
先生
陆
学
发明本心
为己之学
尊德性与道问学
描述:
陈文蔚、徐元杰和会朱
陆
的倾向王伟民宋代儒学的发展,出现了朱
陆
学术的分流。这充分暴露出了儒学本身所隐含的矛盾。如:心与理、做人与做圣人、博文与约礼、成己与成物、格物与诚意等矛盾。这些矛盾的双方初看起来
真理与意识:从佛性论争到朱
陆
异同的二种哲学类型
作者:
林镇国
来源:
国立政治大学哲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
心
佛性
唯识
如来藏
慧沼
法宝
朱熹
陆
象山
现象学
描述:
来说,奘传唯识学(慧沼)和程朱理学主张心理二分,而如来藏思想(法宝)和
陆
王心学则主张心即理,彼此之间既有历史的连续性,也显示出哲学类型的普遍性。本文结论时,将试图从现象学的视角,特别是从胡赛尔到海德格
首页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