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张铭新教授
-
作者:王振民 来源:清华法律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专业老师 法律学 法学院 清华大学 民商法 法律评论 追思会 发展重点 研究生 工作
-
描述:的时候,张老师作为一个法史学家,提出清华法律学系,要首先把"民商法"发展起来。当时我们几个参与筹备工作的老师,从系主任王叔文到张老师(他当时是党支部书记),尽管都不是研究民商法的,大
-
天台山国清寺举行纪念智者大师诞辰1465周年法会
-
作者:杨笑天 来源:法音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智者大师 天台山 “三个代表” 天台宗 佛教协会 小康社会 日本佛教 年诞辰 日本曹洞宗 浙江天台山
-
描述:天台山国清寺举行纪念智者大师诞辰1465周年法会
-
天时地利人和 遂昌遗爱情深──纪念汤显祖诞辰450周年
-
作者:罗兆荣 来源:戏文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纪念活动 历史文化名人 遂昌县 浙江 戏剧文学
-
描述:天时地利人和 遂昌遗爱情深──纪念汤显祖诞辰450周年
-
高尚的品德,杰出的贡献:纪念汤显祖诞辰450周年
-
作者:刘云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茗堂四梦 《南柯记》 《邯郸记》 张居正 《牡丹亭》 杜丽娘 申时行 品德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
描述:年中举之后,两次进京,均不第。其后,当朝宰相张居正为使自己儿子高登金榜,令人暗中结交富有才华的汤显祖,许以同登甲高魁。汤显祖认为这是人品卑污的丑行,断然拒绝,便又一次名落孙山。1580年他三十一岁时再次赴京会试,张居正的次子又派人前来拉拢笼络,又被汤显祖拒绝,并气愤地说:“吾决不从处女子失身也。”连夜离开京都返家。直到张居正死后的万历十一年(1583),他才获得赐同进士出身的功名,时年三十四岁。其后,新任宰辅申时行之子,又特邀约他同考庶吉士,以便留京任翰林院编修或充各部主事,汤显祖又断然拒绝,情愿当一个京城的礼部观政。 几经仕途波折,倒锻炼了他正气堂堂的崇高品德。万历十二年(1584)8月,汤离京赴留都南京任正七品衔的太常寺博士闲职。别人劝他依附权贵,他仍不予理会,却几乎天天去同来南京讲学的老师罗汝芳讨论性命之学(哲...
-
纪念民主革命家谢逸桥 谢良牧诞辰
-
作者:曾波 英健 来源:梅县侨声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纪念民主革命家谢逸桥 谢良牧诞辰
-
汤显祖与“临川四梦”:纪念汤显祖诞辰460周年
-
作者:苏子裕 来源:学术问题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戏剧 汤学
-
描述:2010年是我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诞辰460周年。他为人正直,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他著作甚多,却以"临川四梦"四个剧本著称,成为明代戏剧史上的标帜。学界把研究汤显祖的学问称为"汤学",研究和发扬"汤
-
纪念杨士达先生九十诞辰(五言古风诗)
-
作者:王怡白 来源:中国天主教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纪念杨士达先生九十诞辰(五言古风诗)
-
汤显祖研究现状简述
-
作者:王莉莉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论著 论文 研究综述
-
描述:近年来,对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的研究已经形成专门的"汤学"。依据相关论著和论文,从家世生平、思想、创作理论和作品四个方面对汤显祖研究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和阐述。
-
互文性与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中典故的欠额翻译(英文)
-
作者:李学欣 来源: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故翻译 典故翻译 欠额翻译 欠额翻译 互文性 互文性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分析了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中典故英译存在的欠额翻译问题,进而强调典故的翻译应在互文理论的指导下,既要注重文化信息的传达,又要观照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力图在两者之间达到最佳平衡。
-
互文性与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中典故的欠额翻译
-
作者:李学欣 来源: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故翻译 典故翻译 欠额翻译 欠额翻译 互文性 互文性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分析了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中典故英译存在的欠额翻译问题,进而强调典故的翻译应在互文理论的指导下,既要注重文化信息的传达,又要观照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力图在两者之间达到最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