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余秋雨散文看散文发展
作者:宫照敏  来源:山花(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余秋雨散文  文学分类  “文章”  《周礼》  “文”  文采  记载  诗歌 
描述:诗歌、戏剧、小说和散文。散文是文学四体之一,除了另外三种文体,其余的都可算是散文。
周礼兴衰影响下情爱婚恋的多重变奏:谈《诗经·国风》的婚恋诗
作者:张进科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婚恋诗  爱情婚姻  周礼  诗经研究  女子  情爱  国风  诗歌  精神取向  礼乐文化 
描述:《诗经》中的《国风》大部分是来自民间的吟唱,它们以其生动活泼的内容和形式,成为那个遥远的时代先民们心灵倾诉和苦乐表白的载体。在《国风》160首诗歌中,爱情婚姻诗占了绝大多数篇幅,不同地域的民间歌手
追求古诗词教学的高境界
作者:陈群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三种境界  拓展阅读  引导学生  教学重点  情感  教学模式  诗歌  王安石  人生 
描述:有人说人生有三种境界,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笔者以为,古诗词教学也存在这样的三种境界。"山是山,水是水"的品词析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涉世之初,对他们来说,一切皆是新
诗中之“景”多“风景”
作者:田刚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情感  诗歌  风景  思想感情  表达  自然景物  宋祁  作者人格  张先 
描述:所谓"诗言志",即指诗人借助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但是不同的情境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同是春天,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
论题壁诗——兼及相关的诗歌制作与传播形式
作者:吴承学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壁诗  《全唐诗》  《宋诗纪事》  诗歌创作  王安石  传播形式  剑南诗稿  传播方式  人文景观  《梁书》 
描述:论题壁诗——兼及相关的诗歌制作与传播形式
朦胧淡月云来去——试析王安石的后期诗歌
作者:蒋小雯  来源:上海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朦胧淡月云来去——试析王安石的后期诗歌
胡应麟对黄庭坚诗歌的接受与明末宗宋诗风
作者:邱美琼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黄庭坚诗歌  接受  宗宋 
描述:冰,直接导引了明末的宗宋诗风。
试论李壁对诗歌笺释学的贡献
作者:周焕卿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笺释学  《王荆文公诗注》  李壁  王安石 
描述:的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这对后代诗歌笺释之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黄爵滋《读山谷诗评》对黄庭坚诗歌的接受
作者:邱美琼 胡建次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爵滋  《读山谷诗评》  黄庭坚  接受 
描述:黄爵滋的《读山谷诗评》,专门论评黄庭坚诗作,对黄庭坚诗歌出入众作饱参本色、自成一家的创新精神、渊雅富赡的用典艺术、透彻老横的艺术境界、纵横捭阖的文法结构以及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进行了多方面评说。黄爵滋
简论胡应麟《诗薮》的诗歌理论
作者:冯仲平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理论  胡应麟  诗歌发展  诗歌创作  兴象  内容与形式  诗薮  文学自觉  体格声调  语言 
描述:胡应(?)《诗薮》的诗歌理论,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问题。一、诗歌发展的一般规律《诗薮》关于诗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论述表现于诗歌兴衰同时代的关系、诗歌本身的自觉过程两个方面。注重文学及文学理论与社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