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情反理 追求个性解放——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至情”论
-
作者:韩彬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至情 至情 《牡丹亭》 《牡丹亭》 个性解放 个性解放
-
描述:“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所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论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
-
从《牡丹亭》看两个“汤显祖”——儒士到名士的心理畸变
-
作者:韩娟娟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世 出世 入世 入世 贵生 贵生 情与理 情与理 矛盾 矛盾
-
描述:》这部经典之作,成书于汤显祖弃官归家当年,因此可以作为解读分析矛盾的汤显祖最好的切入点。
-
由《牡丹亭》中情、理的抑扬看汤显祖的精神指向
-
作者:徐大军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精神指向 明朝晚期 爱情故事 伦理道德 “情” “理” 人物塑造
-
描述: 一明代“情”与“理”的冲突一度很激烈。自从朱熹把“情”与“理”尖锐地对立起来以后(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理”便借助于政权力
-
从戏剧结构看《牡丹亭》杜宝形象的复杂性
-
作者:梁瑜霞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复线结构 复线结构 杜宝 杜宝 复杂性 复杂性
-
描述:的维护者、执行者,又是作者理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派官吏形象;同时,杜宝身上还隐约渗透了作者的自我形象。
-
现实照进梦想——从《牡丹亭》的结尾看汤显祖思想的现实意义
-
作者:沈娜娜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思想成熟 思想成熟
-
描述:《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人们多看作是汤显祖思想上的弱点和局限性,但本文以为这正是它思想的宝贵之处。
-
从《风流梦》眉批看其《牡丹亭》底本及曲律问题
-
作者:霍建瑜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风流梦》 《风流梦》 眉批 眉批 《牡丹亭》 《牡丹亭》 底本 底本 曲律 曲律
-
描述:本,而经过考查却恰恰相反,是冯本参考采纳了当时的演出本.<牡丹亭>演出本,基本上仍是沿用了汤显祖原创曲词,这说明沈璟等戏曲家强调的<牡丹亭>不合律,并非实际上的难以演唱,而由是否合律所引起的汤沈之争
-
从《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看元明清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
-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大视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 元明清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觉醒 觉醒 《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 《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
-
描述:和个体价值的心路历程,旨在探索我国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前身的女性意识觉醒。
-
从青春版《牡丹亭》看昆曲继承与古典文化的关系
-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人(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青春版《牡丹亭》看昆曲继承与古典文化的关系
-
从传统、青春、中日版《牡丹亭》看昆曲的创新与发展
-
作者:杨敏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创新 创新 发展 发展
-
描述:昆曲流传发展至今,在保持其传统的特点下,在演员、舞美、音乐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和发展,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昆曲艺术需要我们勇于突破,要进行一种深度碰撞、化舍的工程,达到一种更新鲜的境界.创新和发展正是对昆曲的弘扬和传承.它使我们传统的古典艺术永远散发魅力.
-
从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看秦腔发展策略
-
作者:雷家琪 来源:新西部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腔 发展策略
-
描述:本文分析了秦腔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式微和萎缩的原因,认为不在秦腔艺术本身,而在于振兴和发展这一传统文化的方式和措施。我们应借鉴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这一古老艺术获得新生的成功范例,从政府投入、剧目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