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433)
期刊文章(4684)
会议论文(79)
学位论文(10)
图书(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179)
红色文化 (12)
地方文献 (9)
地方风物 (6)
非遗保护 (4)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5507)
2013(224)
2010(254)
2008(264)
2007(231)
2006(194)
2005(193)
2004(171)
1986(96)
1983(67)
按来源分组
中国妇女报(16)
中国房地产金融(2)
湖北招生考试(2)
辽宁经济统计(2)
理财周刊:月末版(1)
图书与情报(1)
大自然(1)
党建(1)
建筑技艺(1)
纺织政工研究(1)
嘲骂无损于改革的光辉——儒法文学斗争一例
作者:李联明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北宋中期  儒法  儒家代表人物  大地主阶级  人言  政治路线  改革主张  先王之道 
描述: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我国儒法斗争的历史,以大量事实,证明了鲁迅这一正确的论断。政治如此,文学岂能例外。北宋中期,司马光之流对王安石的围攻,便是一例。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
宋代改革的历史特点及后世影响(专题讨论):创新与因循:“祖
作者:邓小南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政治基调  经济变革  兵制改革  科举改革  王安石变法  启示 
描述:城市、货币、商业、信用、海外贸易等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雇佣劳动、包买商惯例、商业信用、集资合伙等新生事物均有踪迹可觅。张其凡认为,宋代兵制改革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军队的职业化、雇佣化;军权直接隶属于
李灏称:深圳仍将作为中国改革的“试验场”
作者:暂无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特区与开放城市经济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灏称:深圳仍将作为中国改革的“试验场”
从庆历新政到熙宁变法:范仲淹、王安石所面对的不同改革阻力及
作者:米礼宾  来源:文史博览(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庆历新政  熙宁变法  范仲淹  王安石 
描述:改革阻力对北宋的社会、政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与地方改革实践相适应是顶层设计的内生动力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大问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就是顶层设计要跟地方改革动力相结合。顶层设计是一个很好的概念,改革都要自上而下,但是动力都是自下而上的。顶层设计很重要。但回头去看,中国的很多改革都是从地方
比较分析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作者:雷永杰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鞅变法  北魏孝弟改革  王安石变法  背景  内容  特点等 
描述:本文就我国古代三大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从经济、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习俗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深入学习三大改革的知识点,强化理解和记忆。
傅野 一部改革史 千年中国泪
作者:李媛  来源:时代人物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者  时代人物  中国历史  中国知识分子  中国改革  历史现场  熙宁变法  历史研究  王安石  权力 
描述:已久的改革现场,其中重要的一幕便是一百多年前的晚清变法。1898年6月11日,距离日本明治维新恰好半个甲子。尚未掌握朝廷实权亲政才几年的光
李纪恒 深化林业改革发展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林业改革  主力军作用  省林业厅  经济强省  森林资源  宜良县  昆明市 
描述:6月21日,云南省长李纪恒深入昆明市宜良县和省林业厅调研林业工作时强调,要充分发挥林业在建设全国生态文明排头兵中的主力军作用,深化林业改革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森林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
以科研促教学:元明清文学教学和改革刍议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文学  文学史  红楼梦  科研促教学  汤显祖  作品思想内容  戏剧  清代小说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 
描述:不教,授学生以治学的方法元明清文学是一个十分宽广的领域,要了解它,是很不容易的。但由于教学的需要,又不得不思考有关的问
沈凤飞:企业要把握好改革的红利
作者:丛玉篇  来源:企业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攻坚  红利  企业  改革开放  三中全会  中国 
描述:2013年被称为中国的“改革攻坚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恰逢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到关键时刻召开的会议,被世界认为是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它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将引导中国这个“巨人”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