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辽盆地德惠凹陷局部构造成因与油气分布
-
作者:云金表 刘灵芝 姜贵周 罗笃清 李玉喜 来源: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德惠凹陷 局部构造 张性构造 构造转换带 扭性断层 油气藏
-
描述:构造转换带导致的长期隆起是形成基底岩性气藏与披覆构造油气藏的有利条件,晚期扭动构造的发育是西侧断凸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扭动背斜、压性断层下盘及次级正断层控制的滑陷背斜是该区次生断层-岩性油气藏形成的主要圈闭,德惠构造是早期正向构造转换带与后期扭动背斜的叠合部位,应是油气最为富集部位。
-
东濮凹陷的拉分盆地演化及石油地质意义
-
作者:林军 王燮培 来源: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拉分盆地 东濮凹陷 重力作用 断陷湖盆 形成机制 空间分布 扭动构造 石油地质 张性构造 演化模式
-
描述:盆地特征及演化模式有以下几点新的看法:
-
引性盆地中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一个模式
-
作者:Howe. JA 傅文敏 来源:海洋地质译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性盆地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裂谷盆地
-
描述:引性盆地中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一个模式
-
东南亚的第三纪盆地——迥异的构造成因和海面变动造成的地层相
-
作者:C.S.Hutchison 项光 来源:海洋石油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性盆地 全球海平面变化 东南亚 断层作用 第三纪 不整合 沉积史 海平面上升 挤压构造 弧后盆地
-
描述:如果盆地的形成和发展是张扭断层作用的结果,而在沉积史中盆地未受挤压构造影响,并且盆地的沉降又足以引起海侵,那么海退、海进和不整合就将是全球海平面变化的产物。张性盆地是在抬升的陆壳上开始形成的。其早期
-
张性盆地中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一个模式
-
作者:JohnA.Howell 傅文敏 来源:海洋石油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性盆地 沉积物 层序边界 地层学 可容空间 裂谷盆地 高分辨率 几何形态 海平面下降 低水位
-
描述:露的陆架上形成下切河谷和河流间地貌,虽然它们并不总能保存下来。在任何一种盆地类型中,如果海平面下降的速率低于沉降速率,陆架尚未暴露,则形成类型2层序边界(Pasamentier等,1988)。本文
-
法国利翁湾盆地的地热及压实作用
-
作者:Jean Burrus 赵艳秋 郑军 来源:海洋石油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沉积物 裂谷作用 蒸发岩 欠压实作用 岩石圈 沉积作用 热流 张性盆地 孔隙度 成熟度
-
描述:测定古温度方便易行,
-
张性陆相盆地充填学研究方法
-
作者:张金川 林峰 温珍河 来源:海洋地质动态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盆地充填 发育规律 方法手段
-
描述:张性陆相盆地是中国东部及邻近海域早第三纪广泛发育的一种盆地类型,在其充填发育的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盆地充填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
张性盆地构造演化计算机模拟系统
-
作者:雷新华 丘琳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性盆地 构造模拟 计算机
-
描述:张性盆地构造演化计算机模拟系统
-
张性盆地构造演化模拟系统(OSESM)通过部级鉴定
-
作者:裴大清 来源:中国海上油气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宝珩、赵旭东和杨建序。郝诒纯任评委主任,龚再升、刘光鼎任评委副主任。评委们详细地审查了全套文字报告。赵旭东、杨建序从理论模型、程序结构、基本模块及功能、软、硬环境、输入输出、用户界面、运行速度、可读性和可移植性、二次性开发接口及代码库、操作灵活性、成熟度和商品化程度等方面,对该软件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和测试,
-
仁差盆地J3^3c火山岩岩性特征及与相山碎斑熔岩的对比
-
作者:刘晓东 马丽君 来源: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火山岩 火山岩 碎斑熔岩 碎斑熔岩 铀 铀
-
描述:仁差盆地J3^3c火山岩岩性特征及与相山碎斑熔岩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