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谭正璧的历史小说
-
作者:沈庆利 梁华 来源: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小说 爱情小说 西王母 神话传说 小说创作 中国沦陷区文学 汤显祖 故事 民族意识 学术研究
-
描述:范学校"读书,他积极投入到"五四"运动和新文学运动当中,并开始尝试用白话文写作。
-
夏日苦味正相宜
-
作者:何京 来源:杭州食品科技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苦味食品 正相 夏日 《周礼》 养身
-
描述:史书《周礼》记载:“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以苦养气。”《本草备要》也指出:“苦能泻热而坚肾,泻中有补也”。这说明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发现并且利用了苦味食品在养身方面的独到之处。
-
魄力应是“正能量”
-
作者:暂无 来源:党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能量 共产党人 应当 正义
-
描述:魄力,为正义事业义无反顾、坚决果断的气魄,解决问题有胆有识、从容不迫的能力。共产党人的魄力,应当是当今社会的“正能量”,也应当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
张大千拜师新说:兼释傅申先生的二疑
-
作者:包立民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李瑞清 张氏 上海美专 八十年代 自画像 留学日本 老师 龙门阵 台北
-
描述:曼青为此写了首长诗,其中有四句写道:"大千年十七,群盗途劫之,不为贼所害,反为贼所师";又因不满于父母的包办婚姻,他出家为僧,做了一百天和尚,故有大千、大千居士之名……凡此种种,一路说来,扑溯迷离,曲折离奇。这些传奇轶闻,大多出自他摆的龙门阵,后经友辈文人、门生弟子及
-
刘诜、刘岳申与元中后期庐陵文学
-
作者:李超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辰翁 庐陵 刘将孙 江西文学 文风 中后期 欧阳修 文学观念 虞集 欧阳玄
-
描述:元中期馆阁文臣虞集等在推行平易正大盛世文风的过程中,对宋末元初以庐陵作家为主的江西奇崛文风的批判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学界对这些批判言论已多有关注,并且有庐陵刘辰翁、刘将孙父子为代表的"江西文派"的探讨①。但是相对应的,江西文人尤其是
-
春风搅乱花神殿:专访北方昆曲第一旦魏春荣
-
作者:穆平 来源:中国化妆品(行业)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中国北方地区 国家大剧院 观众 春风 杜丽娘 漂亮 色空 演员
-
描述:一震,继而如沐春风,或痴或醉,纷纷为台上佳人的绝世风采倾倒。"漂亮固然好,能吸引观众,但是不能长久,最多15分钟。漂亮之后你要拿出戏给观众看,如
-
"子桓以下,纯乎魏响":也谈曹丕诗风之变
-
作者:许善述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丕诗风 曹丕诗歌 诗歌创作 曹操诗歌 引赋入诗 王夫之 《采菽堂古诗选》 陈祚明 《雨村诗话》 胡应麟
-
描述:“子桓以下,纯乎魏响”——也谈曹丕诗风之变许善述清人沈德潜说:“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①。在建安诗坛上,由曹操开创的重抒情的诗风,经过曹丕等人的继承和发展,变古朴凝重的“汉音”,而为
-
《诗·魏风·伐檀》中“鹑”当作“雕”解
-
作者:林家骊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伐檀》 《毛传》 《诗经》 鹌鹑 魏风 《鲁诗》 本草纲目 《周礼》 古今字 《诗三家义集疏》
-
描述:《诗·魏风·伐檀》中“鹑”当作“雕”解
-
体质凝重之文——《王魏公集》述评
-
作者:杨安邦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礼 王魏公集 学术价值
-
描述:北宋大臣王安礼撰《王魏公集》,文体多种,内容丰富,记述了宋代国家大事、政治生活以及社会生活情况,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性格特征,对于了解、研究临川文化及宋代历史文化均具有重要价值。
-
读者·作者·编者:母丘俭应是三国魏人
-
作者:王仿生 来源:文物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读者·作者·编者:母丘俭应是三国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