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闽人文 再现八闽才俊 传承深远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教育:中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文  文化  传承  天文学  医药学  苏颂  王安石  进士 
描述:学和天文学的成就更为突出。
厚德载物 文化托校:临川区唱凯镇中学校园建设纪实
作者:暂无 来源:初中生之友·学习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厚德载物  校园建设  临川  文化  跨越式发展  学校  历史 
描述:2008年历史性的搬迁,为唱凯中学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从华南中学到唱凯镇中学再到现在的新唱凯中学,每一次的易址,对学校来说都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都是为学校跨越式发展寻求向上的支撑。
《牡丹亭》与魏晋风度
作者:范少琳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歌颂人间真情、至情的一部伟大作品,主人公杜丽娘就是这真情、至情的化身。而《牡丹亭》所表现的这种"至情"在某种程度上与魏晋风度的"一往情深"有着精神的联系。
魏晋时期游仙诗初探
作者:陈建华  来源:韶关师专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咏怀诗  阮籍  游仙  胡应麟  曹植  曹操  郭璞  人生  文学史著 
描述:厚的悲叹人生无常,追慕神仙的消极情绪”(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这种消极
魏晋小说观之再认识
作者:孟昭连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观念  魏晋小说  创作小说  魏晋时期  虚构意识  小说理论  胡应麟  小说创作  中国小说史略  山海经 
描述:乎众口一词地认定只有到了唐代,自觉创作小说的时代才真正开始,而魏晋六朝并非小说创怍的自觉时代。然而,如果我们能全面考察魏晋时期的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就会发现,上述结论并不准确,有重新认识魏晋小说观念的必要.
魏晋风度与宋人风度
作者:熊海英  来源:寻根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晋风度  宋人风度  《世说新语》  《齐东野语》  王安石  儒家学说 
描述:魏晋风度与宋人风度
汤显祖与魏晋风度及文学
作者:赵山林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魏晋风度  《牡丹亭》  魏晋文学  《诗经》  柳梦梅  “真人”  魏晋时期  越名教而任自然  杜丽娘 
描述: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又自云“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又读
惜时佳句集锦
作者:喆平  来源:读读写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佳句  高句丽  南北朝  王安石 
描述:不惜黄金散尽,只畏白日蹉跎。(注:蹉跎指时间白自耽误过去。)——南北朝·王褒《高句丽》春风似旧花仍笑,人生岂得长少年。——宋·王安石《胡茄十八拍》
南北朝史书断句、标点错误举隅
作者:于志荣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北朝史书  标点错误  并列关系  举隅  同位短语  逗号  《周礼》  解说关系  大司马  名词性成分 
描述:南北朝史书断句、标点错误举隅于志荣笔者偶读南北朝史书《宋书》《魏书》及《南齐书》(均据中华书局标点本),发现有句读和标点不确之处,现摘录、辨识如下。一、断句错误例上述三种史书中有个别句子在不当断句处
九朝会里的魏晋
作者:马超  来源:商业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人士大夫  科举制度  中国文化  协调关系  商业活动  苏州园林  文化现象  牡丹亭  文化活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 
描述:会馆是旧时代科举制度和工商业活动的产物,大概是在明清两朝定都北京之时,为了满足赶考学子的食宿问题以及京城各工商团体协调关系,联络感情而形成。因此,它成为了当时各界人士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也留下了许多名人足迹。应该说,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