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高考应是现实教育“风向标”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作文题  现实教育  作文命题  新中国成立  高中教学  命题思路  全国高考 
描述:高君波6月10日在《大众日报》上撰文:今年全国6个省份的高考大作文命题,直指四川大地震。一些多年从事高中教学的老师表示,将当年的大事件话题作为高考作文题的做法,超出了以往常规的命题思路,在全国高考
高考历史创新试题设计
作者:孙双武 郭仁贵  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王安石变法  主要原因  汉武帝  中国共产党人  历史功绩  毛泽东选集  马克思主义  群众基础 
描述:1.西汉中期,苏州人朱买臣家里十分贫穷,但他勤奋读书,以砍柴卖薪为生。其妻不堪其苦,意欲离去。朱买臣说:我50岁要富贵。今年已经40多岁了。你太苦了,我富贵后要报答你。但其妻终于离他而去。几年后,朱买臣被汉武帝拜为中大夫,任会稽太守。朱买臣能够50岁时得以富贵的主要原因是
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特点
作者:李锡林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题  作品  命题  王安石  特点  苏轼  诗词  赏析  选材 
描述:2007年18套高考语文试题中共选用诗、词、曲24首。在选材与命题上有以下特点。(一)双峰对峙,众星捧月。从时代看,考题题料取自先秦诗一首,唐诗8首,宋诗7首,宋词3首,金
高考应是现实教育“风向标”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作文题  现实教育  作文命题  新中国成立  高中教学  命题思路  全国高考 
描述:今年全国6个省份的高考大作文命题,直指四川地震。一些多年从事高中教学的老师表示,将当年的大事件话题作为高考作文题的做法,超出了以往常规的命题思路,在全国高考中非常少见。这种“在所有人预料之中
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学习能力自测
作者:刘雪梅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习能力  三年级  期末  综合  中国传媒  小学中年级  牡丹亭  高考  词语  句子 
描述: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学习能力自测
学生·考试
作者:刘幼宾  来源:少年月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制度  义务教育  素质教  应试教育  书生  独木桥  教育情况  八股文  王安石  高考 
描述:现在的学生,古时称书生,不像今天这样有年级之分,那时,书生们之间洋溢着阵阵墨香,以诗会友,文章结伴,学术气息十分浓厚。天下千万学子为的是同一目标, “十年寒窗无人晓,一朝成名天下闻。”
《马嵬坡》与《读〈长恨辞〉》之比较鉴赏
作者:骆石峰 何卫兵  来源:高中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嵬坡  诗词鉴赏  古典诗歌  客观选择  问答题  李觏  杨贵妃  高考  唐玄宗  《长恨歌》 
描述:《马嵬坡》与《读〈长恨辞〉》之比较鉴赏
应是“骇人听闻”
作者:张广祥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骇人  高考  邵燕祥  警探  乱收费  杂文  关键时刻  严重违法行为  学校  罪行 
描述:2001年第2期《警探》载邵燕祥先生的杂文《是谁之耻》中有这样一段:“……乱收费,把学校办成学店,关键时刻高考舞弊,耸人听闻……”“耸人听闻”是指故意说夸大或奇怪
谈“名句名篇默写”备考
作者:高玉斌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内课外  高考  《语文教学大纲》  王安石  课本  文化水平  必先利其器  句子  课外延伸  陶冶情操 
描述:引用。
"衣"情唱千古——浅谈古诗词中"衣"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作者:成智 汤继山  来源:文教资料(初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表情达意  丰富内涵  诗词鉴赏  高考  晏几道  杜鹃  韦应物  江苏省  意象 
描述:卷中鉴赏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问词中"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杜鹃啼血,传递游子思乡的哀切之情),此外还有"月"(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