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应是平淡无奇的
-
作者:张如意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理想 傅斯年 公开课 学生 教师 成绩 陶行知 文章 论文 校长
-
描述:读傅斯年先生《几个教育的理想》的文章,其中一个教育理想竟是"办平淡无奇的教育"!教育可以"平淡无奇"吗?我们的教育应该平淡无奇吗?作为教师,我敢平淡无奇吗?学生的成绩,是不能不要的,即使不辉煌,至少
-
高考之前话称谓
-
作者:任俊荣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 人物称谓 高中语文教材 先秦时期 高考试卷 文言文学习 奴隶主贵族 柳宗元 王安石 陶渊明
-
描述:高考之前话称谓陕西任俊荣去年全国高考试卷第10小题,是关于文言文中人物称谓方面的选择题,所用材料全部选自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按理说考生答对应当没有问题,但实际上不少考生没有答对,失分率很高
-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
作者:朱望 来源:考试(高考英语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语文 试卷 图书馆 模拟 王安石 阅览室 计算机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美国人 人工智能
-
描述:~~
-
高考历史模拟题(二)
-
作者:崔银锁 来源:高中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历史 模拟题 《商鞅》 王安石
-
描述:1.北宋诗人王安石在《商鞅》中吟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王安石如此述怀,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同情商鞅因变法被车裂而死B.自己变法遭遇巨大阻力,半途而废C.大宋腐朽之极,改革无力回天D.王安石变法不合时宜,且力度过大
-
总结经验 巩固成绩 不断开拓 探求发展─—张达辉同志在广东
-
作者:暂无 来源:广东水利水电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工作研究 水利水电 工作报告 职工思想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政研会 总结经验 广东省 求发展 水利工程管理
-
描述:总结经验 巩固成绩 不断开拓 探求发展─—张达辉同志在广东省水利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二次年会上的工作报告(摘要)广东省水利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自一九九三年元月成立以来,在厅党组的重视
-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改变知识梳理及分析
-
作者:崔银锁 来源:考试(高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鞅变法 王莽改制 王安石变法 高考 政治 专题复习
-
描述:变法和改革是统治者运动政权的力量,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所进行的变革和调整。古代历史上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诚实的晏殊与钻营的培根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作文:高考作文智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 语文 作文训练 议论文 写作指导 写作素材
-
描述:诚实的晏殊与钻营的培根
-
王安石变法940周年
-
作者:徐育 来源:中学生导报·高考历史新课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 三中全会 三中全会 高考 高考 民有 民有
-
描述:[高考预测]2008年是王安石变法940周年,备考时尤其要关注王安石变法中与农民有关的问题。“三农”问题一直是高考关注的热点问题,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高考应是现实教育“风向标”
-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作文题 现实教育 作文命题 新中国成立 高中教学 命题思路 全国高考
-
描述:高君波6月10日在《大众日报》上撰文:今年全国6个省份的高考大作文命题,直指四川大地震。一些多年从事高中教学的老师表示,将当年的大事件话题作为高考作文题的做法,超出了以往常规的命题思路,在全国高考中
-
高考历史创新试题设计
-
作者:孙双武 郭仁贵 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王安石变法 主要原因 汉武帝 中国共产党人 历史功绩 毛泽东选集 马克思主义 群众基础
-
描述:1.西汉中期,苏州人朱买臣家里十分贫穷,但他勤奋读书,以砍柴卖薪为生。其妻不堪其苦,意欲离去。朱买臣说:我50岁要富贵。今年已经40多岁了。你太苦了,我富贵后要报答你。但其妻终于离他而去。几年后,朱买臣被汉武帝拜为中大夫,任会稽太守。朱买臣能够50岁时得以富贵的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