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7)
报纸(50)
学位论文(4)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4)
地方文献 (12)
宗教集要 (4)
红色文化 (2)
地方风物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2(7)
2009(6)
2005(8)
2003(4)
2000(3)
1996(1)
1986(3)
1981(2)
1935(3)
1934(1)
按来源分组
广东省政府公报(2)
四川日报(1)
长治日报(1)
苏州杂志(1)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1)
四川心理科学(1)
心理学报(1)
家庭之友(1)
文史杂志(1)
宋代文化研究(1)
赵朴初与《三寺志》
作者:林斗山  来源:江淮文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朴初  潜山县  佛教禅宗  王安石  苍劲有力  历史和现状  阿弥陀佛  大雄宝殿  接受任务  南北朝 
描述:赵朴初与《三寺志》
论吕谦的历史哲学
作者:富恩 施昌东 余庆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哲学    经世致用  哲学思想  永康学派  陆九渊  朱熹  “理学”  浙江金华  理学家 
描述:学派的门户之见,采取“委曲调护”的态度,
谦的理学思想
作者:李明友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极    理学思想  圣人  陆九渊  北宋  书院  朱熹  本体论  学术风格 
描述:道德规范,他所谓“礼者理也”和“礼无时而不足”的说法,正是“事事物物皆有太极”的原则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贯彻和体现从天理论出发,他主张“安分而循理”的天命论,要求人们各得其所,相安无事。吕
谦的教育思想
作者:牛梦琪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思想  陆九渊  朱熹  学生  主要活动  受教育者  武义县  学习  科举考试 
描述:右朝散郎,而他本人年方十一岁时,就“以恩致仕,补将仕郎”。但因年幼,未正式袭职。他后来是通过科举考试而步入宦海的。
谦思想论略
作者:董平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朱熹理学  思想论  发展影响  主体性  气质之性  朱学  心学  价值取向 
描述: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门庭径路虽
斌:《摇荡春风》
作者:  来源:福建质量管理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我国古代  咏梅诗词  传统题材  晏几道  摇荡  王安石  清平乐  春风  工艺美 
描述: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著名画家郑斌的《摇荡春风》,深得我国古代名家名句"诗境";一只栩栩如生
谦与《古文关键》
作者:邱江宁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关键》    曾巩 
描述:本文着重比较分析吕谦《古文关键》对曾巩文编选甚少,而后世同类作品却编选甚多的原因,认为前者从文章创作角度选文,而后者从文章科考角度选文。后世古文文选对学子们发生着重大影响,从散文创作角度来看
百戏之(一):从昆山起源的昆曲
作者:陈益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方文化  昆曲  昆山腔  魏良辅  汤显祖  百戏  昆剧  演出  苏州  牡丹亭 
描述:过程。人类幼年期的娱乐,与我们童稚时代的玩耍嬉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以舒解筋骨、平衡心理、陶情冶性为目的,乃至需要从中获得思想教益时,人们的娱乐才进入了自觉的层面。 在悠远绵长的中国文化史中,“百戏”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的。最早提到百戏的,是《后汉书·安帝传》:“乙酉,罢鱼龙曼延百戏。”这里的百戏,指的是“各种各样的戏”、“百戏”来自民间,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杂技表演,又称“散乐”。它是从秦汉时期逐渐兴起的,到了汉唐时期,随着西域的胡乐杂技传入中国,民间百戏有机会吸收外来文化,使表演艺术更加丰富多彩,技巧也不断提高。 我们从汉代的绘画雕塑遗存中,可以看到宫廷宴乐百戏演出的浩大场面,想象当时热烈的情绪氛围和强烈的感官刺激。当时,宴乐百戏已经成为人们文化娱乐生活中最普遍最流行的一种方式。
洽的状元风波
作者:李正洪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状元  闽西北山区  苏轼  宋王朝  泰宁县  朝廷  宋仁宗  熙宁 
描述:一位来自闽西北山区小县的学子,突然成为了站立在风口浪尖的人物,他就是叶洽。叶洽,泰宁县人。原名叶衢,字亨甫,后更名为洽,字敦礼。生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
中部发展怎样破题 樊纲认为特点应是“东西盼,左右逢源”
作者:暂无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樊纲  中部发展  中部地区  体制改革  国企  中国国民经济  中国内陆  推进体  体制问题  加速发展 
描述:快发展。必须转变观念,推进体制改革。 樊纲认为,中部地区体制改革的特点应该是“东西盼,左右逢源”。具体来说,体制改革首先应该是国企的改革。国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