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李浩:新闻立台更多是对社会的关照
-
作者:罗屿 来源:小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节目 新闻节目 娱乐 娱乐 观众 观众 引导舆论 引导舆论 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 小康 小康 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 湖南 湖南 卫视 卫视 中老年 中老年
-
描述:"加大新闻节目,不是简单的量的变化,而是更多地制作出能引起广泛讨论、能反映社会热点、能引导舆论的节目。我们把新闻立台,理解为对社会的一种关照"
-
“高校立章”不应是一种艰难尝试
-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校 行政化管理模式 中国高教 尝试 直言不讳 老生常谈 章程 艰难 令人满意 大学
-
描述:然玉2012年1月26日在《新闻晚报》撰文指出:中国高教不能说完全令人满意,不仅民众抱怨已久,官方层面也直言不讳。至于症结所在,老生常谈的看法是:"行政化消解大学活力"。如今,借着"启动高校章程制定"的契机,教育部意欲重梳"主管者与校方"的关系。凡此一连串举动,当然可被
-
论陆九渊的“立心”理念及其不用学规的教育实践
-
作者:王佩 来源: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学规 教育实践 教育理念
-
描述:陆九渊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讲学授徒,并创办了著名的"槐堂书屋"和"象山精舍"。其办学虽一直"未尝立学规",而始终以"立心"为"根本",但它却吸引和培养了数以千计的莘莘学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
不学礼,无以立--谈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
-
作者:徐苑 来源: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克己复礼” 孔子 “礼” 典章制度 春秋时代 周礼
-
描述:孔子曾经以“不学礼,无以立”教导他的儿子。“礼”是什么?“礼”不是简单的礼节礼貌之事,孔子认为“礼”是“周公之典”,是具体的典章制度。面对春秋时代周礼的全线崩溃、社会的动荡不安,孔子关于“克己复礼
-
关於杜方立、曾佩琦文章的几点商权
-
作者:载琏璋 来源:鹅湖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关於杜方立、曾佩琦文章的几点商权
-
中国戏曲学院钮骠、沈世华教授收杨学锋、顾琰为弟子
-
作者:华贸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大观园酒店 学院 教授 戏曲教育 京韵大鼓 戏曲文化 戏曲艺术 表演艺术 牡丹亭
-
描述:本刊讯最近,中国戏曲学院钮骠教授收杨学锋、沈世华教授收顾琰为弟子,于6月12日在北京大观园酒店举行了拜师仪式,戏曲界专家、学者马少波、吴小如、刘曾复、朱家、刘乃崇、余从、吴江、于文青;京剧界李紫贵
-
再谈角厮罗家族世系的几个问题——答顾吉辰同志
-
作者:汤开建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家族世系 西域 曾巩 《隆平集》 再谈 河湟 高昌 《宋史》 条材 堂兄弟
-
描述: 拙稿《角厮罗家族世系考述》(简称《考述》)发表以后,引起了一些治西北史或藏族史的同志的注意,特别是顾吉辰同志就角厮罗家族世系中的一些问题撰专文与笔者商榷。(见《青海社会科学》八三年第一期《就角厮罗
-
为何缘不能圆:试从《半生缘》与《啼笑因缘》里顾曼桢和沈凤喜
-
作者:王慧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缘 缘 命运 命运 悲剧 悲剧 出路 出路
-
描述:缘即如风,来也是缘,去也是缘。已得是缘,未得亦是缘。曼桢与凤喜都没能把握住属于自己的缘,终究只能成为一段过去,一段回忆。但是她们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命运为何会走向同一种结局,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
已立潮头更鼓帆——刘绍喜和“宜华”特色
-
作者:张明纯 吴华东 来源:广东经济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家族式管理 管理模式 新趋势 迅速崛起 民营企业家 发展轨迹 新潮流 资本积累 生产能力 国家宏观调控
-
描述::其一,90年代初,他没有盲从当时的房地产热,而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把有限的资金集中投注在自己的强项——木业上。正是这一精明的决策,使“宜华”在木材加工这个行业中迅速崛起,而充分的资本积累,使“宜华”在1993年国家宏观调控后不仅没有走下坡路,而且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二,在企业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以后,刘绍喜再次走在国人之先,以超前的眼光瞄准了国际木制品的各种新潮流和新趋势,先后研制投产了集成木地板、复合木地板等新产品,并投巨资建设“泛海”等项目。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同时,瞄准木材不可再生的事实,先期投资和一批优质木材产地签订长期定购合同,牢牢掌握了原材料的供应渠道。目前,“宜华”已是国内木制品行业中数一数二的大型企业,可以预见,当若干年后国内市场木制品大行其道而各地纷纷上马建设之时,“宜华”已远远走在了别人的前面。而作为民营企业的“宜华”,能够成功摆脱家族式管理这一“通病”,再次证明了刘绍喜超人的眼光和韬略。可以想见,为此,他必须承担多大的压力,必须得罪多少的亲友。而实际上,只有走出家族式管理,真正的人才才能被引进来,真正有序、规范的管理模式才能得以形成和运转。“宜华”能够形成今天这种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取决于刘绍喜自始至终在这方面的决心和坚定。这些,都是刘绍喜的过人之处,是“宜华”的特色所在。正是刘绍喜和“宜华特色”铸就了“宜华”今日的成功和辉煌。
-
钩沉积、立国学、出高致:简评高宇著《古典戏曲导演学论集》
-
作者:金式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导演学 汤显祖 戏曲艺术 表现方式 戏剧发展 焦菊隐 舞台演出 中国戏剧 艺术家 布莱希特
-
描述:脚本到剧场演出之间,竟没有阐释并体现剧本主题,将歌、舞、科、白总其成,赋以形,付诸演出的中心人物,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这个问题,前辈艺术家焦菊隐、欧阳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