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渔矶漫钞》艺术
作者:脩龙恩  来源: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笔记小说  《拾遗记》  喜剧色彩  突出特征  封建社会  《牡丹亭》  白描  汤显祖  手法  太监 
描述:近几年来,我养成了一种习惯,茶余饭后,总爱翻翻我国古代的笔记小说.象《笑林》、《拾遗记》、《封氏见闻记》、《道山清话》、《湘山野录》、《四朝见闻录》、《渔矶漫钞》等,我都读过.
汤显祖梦境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其艺术影响
作者:徐保卫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梦境心理  形成原因  艺术影响 
描述:汤显祖是一位以梦境描写而著称的戏剧大师。他的这一艺 术风格的形成与他本人的梦境心理有着重要的联系。本文论述了汤显 祖梦境心理的特点、造成这一心理的诸要素,并简要说明了它对于汤显 祖戏剧的积极影响。
写出自己的特色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存在价值  北京文学  创作经验  作家  刘绍棠  盐碱地  邓友梅  特色  乡土味  写出 
描述:叫我的杏酸,反倒自成一家,有存在价值。应该有个时间坐下来,审视一下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曾经想过,如果和刘绍棠比,我十几岁就离开故乡,不可能写出来象他那样充满了乡土味的作品;
千古绝调话《圆驾》:《牡丹亭·圆驾》的艺术特色
作者:陈文珍  来源: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团圆  大团圆  情与理  情与理  荒诞  荒诞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圆驾》写了杜丽娘、柳梦梅的团圆 ,但这是不了了之的团圆、荒诞的团圆 ,其独特结局的形成 ,与明代中期开始的审美情趣的发展有关 ,也反映了汤显祖创作思想的矛盾。本文对深入研究汤显祖
千古绝调话《圆驾》--《牡丹亭圆驾》的艺术特色
作者:陈文珍  来源: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团圆  情与理  荒诞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圆驾>写了杜丽娘、柳梦梅的团圆,但这是不了了之的团圆、荒诞的团圆,其独特结局的形成,与明代中期开始的审美情趣的发展有关,也反映了汤显祖创作思想的矛盾.本文对深入研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
创造非我莫属的艺术形式——吴照斌小说的艺术特色
作者:何慧  来源: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创造非我莫属的艺术形式——吴照斌小说的艺术特色
伉俪绝唱《牡丹亭》——论汤显祖《牡丹亭》的艺术追求
作者:王太丰  来源: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艺术技巧  艺术技巧 
描述:作为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与其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与独到的艺术追求分不开的。
汤显祖戏曲作品中的梦幻艺术
作者:寇涛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说  “至情”说      审美意蕴  审美意蕴  结构功能  结构功能 
描述:文学历来与梦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文学的不断成熟,梦也逐渐褪去了其神秘色彩,成为文人抒情言志的一种表达方式,承载着作家的人生体验、社会认识。汤显祖在其代表作临川四梦中将其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悟寄寓梦境
论李觏民本思想的特色及借鉴价值
作者:戴前虎 刘伟辉 陈国生  来源: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  特色  特色  借鉴  借鉴 
描述:李觏的民本思想是宋代最具有务实性和智慧性的典范。其必先于教化、从民欲的政治主张,通过一系列的富民、惠民、利民、恤民等经济举措,实现与民同乐、百家争鸣的文化建设理念,直到今天仍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极其丰富、全面的借鉴价值。
为善之叹,终废之悲:浅论汤显祖尺牍的创作特色
作者:肖咏芳  来源:东京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尺牍  尺牍  创作特色  创作特色     
描述:进而了解这位伟大文学家"为善之叹,终废之悲"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