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23)
期刊文章(183)
学位论文(4)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46)
地方文献 (28)
地方风物 (13)
非遗保护 (8)
宗教集要 (7)
红色文化 (5)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3(23)
2011(38)
2010(47)
2008(16)
2007(9)
2006(16)
1996(7)
1987(8)
1986(6)
1982(3)
按来源分组
戏剧艺术(3)
中国戏剧(2)
语文教学与研究(2)
农家顾问(1)
新闻论坛(1)
阅读与鉴赏(教研)(1)
企业管理(1)
团结(1)
读者(原创版)(1)
中国审计(1)
应是“举隅”
作者:张骏鹏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连云港日报》  施教  孔子  篇题  读者  “举隅” 
描述:2007年2月8日《连云港日报》A4版有篇题为"孔子‘因时施教’案例举偶"的文章,文中举了一些生动的事例说明孔子十分讲究教育的时机,从不让施教的时机擦肩而过。一般读者朋友都可看出,标题中的"举偶
怪鱼应是美国胭脂鱼
作者:韩宁  来源:中国钓鱼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钓鱼》  胭脂  美国  四川地区  90年代  读者 
描述:我是《中国钓鱼》的老读者了。2009年第九期上刊登的西安钓友李科写的《这是什么鱼》中提到的怪鱼,我们在2005年也曾钓获(两条)过。这种鱼应是美国胭脂鱼,上世纪90年代初期曾与鲴鱼同时引进到四川地区
读黄永年先生著《茭蒲青果集》
作者:曾旅宁  来源:书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永年  早期著作  中华书局  出版  得名  读者 
描述:为青果巷、后门为茭蒲巷,此为《茭蒲青果集》得名之由来),难免有些感想,写出来供读者朋友参考。
学生大课间活动应是集体活动与自主活动的有机统一
作者:张淑芬  来源:天津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间活动  课间活动  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  自主活动  自主活动  大课间  大课间  学生集体  学生集体  中小学生  中小学生  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  表演性  表演性  阳光  阳光  中小学校长  中小学校长 
描述:人对这种做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大课间应该让学生自主活动,不应该搞一些集体操,因为那是"表演性"的,学生是被动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大课间活动到底是集体活动好还是自主活动好?围绕
活动的分类谈活动应是心理学的基本范畴
作者:朱青君  来源:心理学探新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学  精神活动  基本范畴  实验活动  内部活动  心理活动  生活活动  生产活动  物质活动  实践活动 
描述:活动”是个常用的概念,可以泛指活物之运功过程。在马、恩的论著中,这个概念也是常常出现的。翻开马、恩选集第1卷,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多处提到“人的活动”、“人的感性活动
读者召唤、阅读差异与文本对话─三妇评点《牡丹亭》
作者:高祯临  来源:戏曲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  戏曲  评点  评点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女性阅读  女性阅读 
描述:程裡,如何形成一種屬於讀者之間的閱讀召喚意義,以及評點文字中因為讀者個性、批評起點以及閱讀興趣所形成的批評差異。藉由文字發聲的閱讀主體,使得這些批評詮釋建立起多樣的互動關係,並因此實現了一場超越時空隔閡與生命侷限的「文本間的對話」。這個共討論的過程將織構並拼貼出一幅關於女性戲曲文本閱讀的共同視野,但同時在這些書寫脈絡中,每一位婦女讀者無可取代的獨特性與差異性亦應獲得理解。
“闺阁中多有解人”―《牡丹亭》与明清女读者
作者:刘叙武 刘赟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者  牡丹亭  阅读  生命内涵  明清 
描述:“闺阁中多有解人”―《牡丹亭》与明清女读者
“闺阁中多有解人”―《牡丹亭》与明清女读者
作者:谢雍君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者  牡丹亭  阅读  生命内涵  明清 
描述:读者来说具有特殊的生命内涵。
气功杂志应是读者提高练功功效的良师益友
作者:罗顿  来源:气功与体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气功杂志应是读者提高练功功效的良师益友
漫谈玉屏风散——兼答新加坡读者吴先生问
作者:连建伟  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屏风散  新加坡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白术  固表止汗  自汗  防风汤  丹溪心法  朱丹溪  危亦林 
描述:剂学专著大多注明来源于《世医得效方》。但经笔者查对,元·危亦林(1277—1347年)《世医得效方》中并无此方,而发现朱丹溪(1281—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