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9)
报纸(21)
会议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5)
地方文献 (10)
宗教集要 (6)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4)
2013(5)
2011(7)
2010(5)
2009(9)
2008(5)
2004(6)
2000(2)
1996(7)
1958(1)
按来源分组
美术向导(2)
读书文摘(1)
文物(1)
中华书局(1)
新课程(简明作文)(中学版)(1)
经典阅读·中学版(1)
临川晚报(1)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1)
新美术(1)
文化学刊(1)
苏轼与王安石改诗
作者:柏文华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主观臆断  王阳明  石钟山  文学史  西风  菊花诗  文学家  北宋 
描述:文学家。他在散文、诗、词、赋和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民间流传着一则他改王安石菊花诗的轶事。有一次,苏轼去登门拜访宰相王安石,适逢王安石外出。他正要离去,偶见书案上
《礼记》郑注辨一则
作者:张秀英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记》    郑注  《学记》  《周礼》  中华书局  影印版  中年 
描述:乃考焉。(1980年中华书局影印版,卷三十六,第1521页)笔者对此颇有疑问,故略陈浅见以就正于方家。
《杜诗详注》订
作者:张静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诗  中华书局本  注释  下注  错误  黄鹤  同上  书名号  排版  仇注 
描述:近读《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发现此书在编次、注释、排版等方面有一些错误,略有笺记,兹举例如下,以供校点者在再版时参考。一仇注原有之误(一)编次之误1.《杜诗详注》卷六《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
关于“三桥”龟纽篆的几点质疑
作者:杨谔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彭  新发现  周亮工  处理方法  文物工作者  明末清初  明嘉靖  文字数据  二级文物  寿山 
描述:关于“三桥”龟纽篆的几点质疑杨谔《四川文物》1993年第3期刊登了黄节厚先生撰写的《南川征集的“三桥”龟纽篆》一文。文中说,四川省南川县文管所征集到的一方文为“我是玉皇香案吏,滴居犹得住蓬莱
《王立民稿》序
作者:陈振濂  来源:书法世界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立民  李瑞清  书法艺术  书法篆刻  时代背景  大学生  胡小石  文化渊源  中国近现代  现代书法 
描述:法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以及李瑞清、游寿等诸家的书艺影响。我觉得他对李瑞清、胡小石、游寿这一书派的研究极其深刻,这也许是与立民师从游寿先生有密切的关系吧。在那次会议上,发起了由我主编的《近现代书法史》、王立民作为编委之一并承担了《李瑞清研
明代文艺思潮与明末清初的
作者:李华年  来源:艺文论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末清初  篆刻艺术  明代后期  周亮工  古籍出版  李梦阳  明代中期  印章  袁宏道  童心 
描述:近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明张灏《学山堂印谱》、清周亮工《赖古堂印谱》、汪启淑《飞鸿堂印谱》,使我们对明末到清乾隆中期篆刻艺术的发展能够做较为深入的研究,不能不认为几部印谱的出版,是一件有功艺林的盛举。自生于明代中期死于明代后期的文彭
陈根远说古(十七)
作者:陈根远  来源: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彭    书画大师  江苏苏州  文征明  周亮工  国子监  明代  冻石  印章 
描述:稿,然后请刻牙印名手李文甫代刻。
赏读方胜书画作品
作者:暂无 来源:新校园(阅读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画  作品  赏读  黄永年  篆刻 
描述:方胜,字敬吉,男,汉族,山西五台人,1941年7月生于四川成都。自细酷爱金石书画,从张寒杉、叶访樵学习书画,又随韩蹬安、陈泽秦、黄永年研习篆刻。
《太平寰宇记》纪年辨一则
作者:张维慎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太平寰宇记》纪年辨一则
《续资治通鉴长编》订四则
作者:燕永成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史》    节度使  《元丰九域志》  邵武  《太平寰宇记》  宋会要辑稿  《东都事略》  地理志 
描述:《续资治通鉴长编》订四则燕永成近读中华书局校点本《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发现有时间、官职和人名等方面的错误,今不揣浅陋,稍加辩证。1.《长编》卷二○《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十一月辛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