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五十颂处”解释(读金文札记)
-
作者:刘翔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微史 武王 札记 归藏 周公 《周礼 周易 卦辞 郑玄注 周原
-
描述:了“以五十颂处”。虽然是一句之差,但其中的奥妙颇耐人寻味。
-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就《解释》答记者问(节选)
-
作者:暂无 来源:乡镇论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最高人民法院 《解释》 答记者问 副院长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 节选 民事纠纷 社会关注 范围问题
-
描述: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就《解释》答记者问(节选)
-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就《解释》答记者问
-
作者:暂无 来源:乡镇论坛 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就《解释》答记者问
-
关于李白诗中“破颜花”的解释
-
作者:李浩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白诗 禅宗 王安石 金城 全唐诗 王琦 太白 白居易 唐人 疑经
-
描述:、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卷二○亦袭此说:“破颜,《五灯会元》:‘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破颜微笑。’”安旗师方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破颜花,《五灯会元》卷一: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詹主编《李白全集校注释集评》: “破颜花,《五灯会元》卷一:‘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迎叶尊者破颜微笑。’朱注:‘破颜,笑也。言花开如人之笑也。’安注:‘借言花色之美令人颜悦。’”
-
关于《周礼注疏》上对“麴衣”解释的探讨
-
作者:周恒刚 来源:酿酒科技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关于《周礼注疏》上对“麴衣”解释的探讨
-
《吴澄之(易经)解释与易学观》简介
-
作者:李秋丽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学观 吴澄 简介 易经 朱熹经学 2009年 学术思想 易学思想
-
描述:杨自平著,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为林庆彰先生主编的《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四编)第4册。全书对吴澄易学的易学方法和易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绪论部分阐述了作者的研究目的和思路,指出吴澄经学研究承继朱熹,并就吴澄对朱熹经学《诗》与《礼》部分的承继进行了简要说明。
-
谈王安石的「三不足」
-
作者:既白 来源:瞭望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 现实意义 改革者 语言
-
描述: 当前我国的改革大业正处于激流声中,使我常常想起北宋改革家王安石所说的“三不足”,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对王安石变法的成败得失,功过是非,本文不论,只是想谈谈这“三不足”,是否还有点现实意义。
-
《红楼梦》回目语言探美
-
作者:刘永良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回目 目的语言 性格特征 《牡丹亭》 《西厢记》 艺术效果 曹雪芹 蛇影杯弓 中山狼 重音韵
-
描述:《红楼梦》回目语言探美刘永良《红楼梦》的回目别具特色,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研究界对此已有一些论述,但一般都谈得很宽泛。因此,本文拟就《红楼梦》回目的语言艺术之美,从音韵
-
试析李渔的戏曲语言理论
-
作者:丁放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语言 李渔 《牡丹亭》 《笠翁十种曲》 戏曲理论 《风筝误》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闲情偶寄》 宾白 戏曲创作
-
描述:清代的著名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李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艺术家,他编写的《风筝误》、《比目鱼》等剧本,称为《笠翁十种曲》,在当时的舞台上风靡一时,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其《闲情偶寄》里的词曲部、演习部),则表明了他对戏曲艺术的精湛见解。这些见解,不仅对当时剧坛有很大影响,就是
-
外语教学的重点应是语言本身
-
作者:赖瑜 来源:大学英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语教学 语言运用 功能法 语言结构 语言形式 语义和语法的关系 教学方法 母语习得 解放思想 发挥学生能动性
-
描述:近一百多年来外语教学法大约每20到25年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化。19世纪末开始的直接法是对统治了外语教学2000多年的翻译法的批判和否定。20年代中期出现了以培养阅读能力为目标的阅读法。这种方法在美国特别盛行,几乎成了当时最主要的方法。20世纪4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