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不讲理文章与语言暴力
作者:王学泰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暴力  文章  传统文化  行为指导  无君  兼爱  王安石  论述  经典  马克思 
描述:。无君无父,是禽兽也"。这是千年以来文士们必读的经典,谁也没有怀疑它的正确性,但如果我们认真地分析起来,这一段就是不讲理的文字。为什么"为我"就是"无君";"兼爱"就
语文课应是语言艺术课
作者:余雪青  来源:语文新圃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艺术  语文课  学生  语言美  高级阶段  语文教师  语言文字  使用母语  语言文学  无意识 
描述:语文课,作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学的工具课,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老师的讲授和引导,使学生学会如何熟练地、巧妙地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使学生从无意识地使用母语的初级阶段发展到有意识地运用母语的高级阶段。因此,语文课的主导者——教师,其本人便理应是语言艺术的典范(至少应是学生可以师从的
语言锤炼笔下功
作者:陈飞  来源:陕西教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锤炼  语言准确  王安石  “绿”  王之涣 
描述:要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必须从文字上、情感上、哲理上去锤炼。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几经锤炼,传为佳话。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妇孺皆知,意蕴深远。语言的锤炼不仅是用字
怎样让文章语言“活”起来
作者:张凤琴  来源:辅导员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章语言  语言简洁  叙述角度  王安石  形象生动  写作  拟声词  报道  连贯  一致 
描述:古人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就是思想的"外壳",就是文章的"肌肤"。一篇文章拥有了美丽的"外壳"、漂亮的"肌肤",定会鲜活感人,光彩照人。那么,怎样让你的文章语言"活"起来呢?你不妨
论曾巩的语言
作者:喻进芳  来源:人文论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  曾巩诗  言不尽意  立象以尽意  语言哲学  欧阳修  文学观  圣人之道  必然要求  表达效果 
描述:留在"六经"中,后人能够通过语言去把握。老子、庄子都认为"道"是不可言说的,庄子认为后人通过书本读到的只是"古人之糟粕"(《庄子·天道》),魏晋时期玄学名士以"言不尽意"为理论前提,从而否定圣
谈王安石的「三不足」
作者:既白  来源:瞭望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  现实意义  改革者  语言 
描述: 当前我国的改革大业正处于激流声中,使我常常想起北宋改革家王安石所说的“三不足”,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对王安石变法的成败得失,功过是非,本文不论,只是想谈谈这“三不足”,是否还有点现实意义。
氨化稻秆与精料添补喂马头山羊效果
作者:方热军 邢廷铣 孟建华 杨长波 段贵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4小时时间点为最高,到48小时,氨化稻秆的DMD值达58.47%;(3)日增重以氨化稻秆+500克/日、头精料(ARS一Ⅱ)组为最高〔113.3克/日、头),其次为氨化稻秆十300充/日、头精料(ARS一I)组,氨化稻秆组最低。但经济效益以ARS一I组为最好;(4)干物质采食量以ARS-Ⅱ组为最高。
从青苗法看王安石变法的动机和效果
作者:张翊华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王安石变法  动机和效果  司马光  常平仓法  动机与效果  熙宁  商品经济  货币  高利贷者 
描述:锯式的反复激烈争议,在这些反对派中,确有不少才学渊博的有识之士,正因为反对者众多势大,故在神宗逝世后,元祐初政时,新法便被尽芟。此后从南宋到元明清数代之文人学者、政治家,凡论及王安石,大都以
物理教学的最佳效果应是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应用
作者:张李英  来源:晋东南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理教学  教学方法  灵活性  教学效果  启发式教学  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描述:物理教学的最佳效果应是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应用
王安石的市易法及其实施效果
作者:王盛恩  来源: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王安石  变法运动  市易法  实施效果  影响  目的 
描述:王安石的市易法及其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