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锤炼笔下功
-
作者:陈飞 来源:陕西教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锤炼 语言准确 王安石 “绿” 王之涣
-
描述:要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必须从文字上、情感上、哲理上去锤炼。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几经锤炼,传为佳话。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妇孺皆知,意蕴深远。语言的锤炼不仅是用字
-
怎样让文章语言“活”起来
-
作者:张凤琴 来源:辅导员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章语言 语言简洁 叙述角度 王安石 形象生动 写作 拟声词 报道 连贯 一致
-
描述:古人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就是思想的"外壳",就是文章的"肌肤"。一篇文章拥有了美丽的"外壳"、漂亮的"肌肤",定会鲜活感人,光彩照人。那么,怎样让你的文章语言"活"起来呢?你不妨
-
论曾巩的语言观
-
作者:喻进芳 来源:人文论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观 曾巩诗 言不尽意 立象以尽意 语言哲学 欧阳修 文学观 圣人之道 必然要求 表达效果
-
描述:留在"六经"中,后人能够通过语言去把握。老子、庄子都认为"道"是不可言说的,庄子认为后人通过书本读到的只是"古人之糟粕"(《庄子·天道》),魏晋时期玄学名士以"言不尽意"为理论前提,从而否定圣
-
《桃花扇》语言新论
-
作者:徐振贵 张玉芹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桃花扇》 《长生殿》 戏曲语言 孔尚任 人物个性 戏剧语言 《牡丹亭》 李渔 性格 汤显祖
-
描述:《桃花扇》问世之后,称道其语言者,不乏其人。有言其词新韵幽者:“新词不让《长生殿》,幽韵全分《玉茗堂》”;有赞其香艳者:“浓香绝艳知多少,不及兴亡扇底传”;有称其清妍者:“阙里文孙正乐年,新声古调总清妍”;有夸其新奇者:“所谓‘全秉巧心,独抒妙手’,关、马能不下拜
-
咬断钓线的鱼应是星点东方鲀
-
作者:张玉玲 来源:中国钓鱼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钓线 《中国钓鱼》 钓友 海钓 解疑 交流 东方 河豚
-
描述:读了2000年《中国钓鱼》第12期的《海钓奇案》和2001年第2期的《作案者应是河豚》以及《海钓奇案解疑》之后,我也想谈谈这个问题,和钓友们交流。 河鲀为鲀形目,鲀亚目,鲀科的东方鲀属鱼类,俗名:吹
-
管儿子叫“哥”
-
作者:李开周 尽如 来源:初中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高宗 宋孝宗 宋朝 王安石 金国 翰林 独生子 气道 交流 称呼
-
描述:归当语大哥。"意思是这个人出身平凡,其学识却足够做翰林了,回去我一
-
谈王安石的「三不足」
-
作者:既白 来源:瞭望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 现实意义 改革者 语言
-
描述: 当前我国的改革大业正处于激流声中,使我常常想起北宋改革家王安石所说的“三不足”,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对王安石变法的成败得失,功过是非,本文不论,只是想谈谈这“三不足”,是否还有点现实意义。
-
日中道路交流的历史与现状
-
作者:武部健一 郭晓华 柴小奇 来源:文博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古代道路 干线道路 日本 驿路 平城京 《论语》 平安京 辐射状 《周礼》
-
描述:日中两国在文化技术交流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道路交流也是如此.本文将论述以下几方面问题:①回顾日中道路交流的历史.②由中国传入日本的驿路、街道、桥梁等技术及其制度.③上述道路在日本的发展过程.④古代
-
热情服务 加强交流——2003年新年献词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长寿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热情服务 加强交流 老年人 2003年 参与性 “三个代表” 健康长寿 养生保健 编辑部 王安石
-
描述:到来时的遐想。同样的,值此新年到来之际,我们编辑部同人也都心潮澎湃,激情满怀,“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祝愿全体读者健康长寿,洪福永年!
-
作文评改更多应是交流
-
作者:徐梅 来源:上海教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评价观念 小学 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
描述:作文评改更多应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