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中的葫芦文化
-
作者:罗宏杰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生殖崇拜 葫芦文化 洪水神话 闻一多 《周礼》 原始观念 原始信仰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庄子·逍遥游》
-
描述:《诗经》中的葫芦文化
-
《诗经》与渔猎文化
-
作者:王廷洽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周易》 军事演习 渔猎文化 《周礼》 新石器时代早期 经济活动 周人 畜牧业 附近地区
-
描述:《诗经》与渔猎文化王廷洽《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大体反映了从周初到春秋中叶的五百多年间中原及附近地区的社会文化的历史情况,其中有一百二十余首诗歌间接或直接地涉及到这一时期的渔猎文化,约占全诗集
-
《诗经》中的几例“将”字
-
作者:张肖马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将” 人称代词 《诗集传》 “作” 动词谓语 《周礼 “行” 甲骨文字 宾语
-
描述:,“祼”为宾语,倒置。但“厥作祼将”的句法有差别。“厥”乃人称代词,指代“殷士”。“作”训”“行”。《大雅·常武》:“王舒保作。”《笺》:“作,行也。”“祼将”为动
-
《诗经》与周代占卜
-
作者:顾永新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汉书·艺文志》 父系氏族公社 《卫风·氓》 认识水平 《国语》 《周礼》 《左传》 《汉书》 弃妇诗
-
描述:蓍也就成了这条通路上来往着的传宣使者,所有人的祈愿由它衔告上天,所有天的预兆由它昭示下民,一切的吉凶祸福都可预知。“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 下之吉凶,成天下之(?)者,莫大于蓍龟。”(《周易·系辞上传》)这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愚昧,同时有意无意地还要愚人。
-
《诗经》中的“被”与“副”
-
作者:吴晓峰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假发 首饰 周礼 郑玄 宗庙 君子 头饰 祭祀 周代 说文解字注
-
描述:”至于“被”的形制如何,毛传无解,而后人的解释又多分歧,故须作进一步的探讨。郑玄《毛诗笺》释“被”云:“礼记主妇髲髢。”他的《少牢馈食礼》注说:“被锡,读为髲鬄。古者或剔贱者、刑者之发,以被妇人之紒
-
《诗经》“田畯”考
-
作者:高菁菁 葛崇烈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今注 诗集传 毛传 说文解字 朱熹 郑玄注 周礼 尔雅 周代 注疏
-
描述:《诗经·豳风·七月》首章云:"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毛传》云:"馌,馈也。田畯,田大夫也。"朱熹《诗集传》亦云:"馌,饷田也。从食,盍声。
-
《诗经》中的田猎诗
-
作者:殷光熹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田猎诗 《周礼》
-
描述:《诗经》中的田猎诗,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本文在揭示其思想意义、艺术魅力和史料价值的同时,又与周代的田猎文化进行互参,使二者相得益彰。
-
古刹之风今犹存
-
作者:傅暮蓉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教禅宗 扬州市 江苏省 古运河 宝光寺 金山寺
-
描述:江苏省扬州市的高曼寺,是一座建于隋代的千年古道场,临济宗法脉传至今日已是第47世,是扬州著名的八大古刹之一。其位于古运河的三岔河口上,与四川的文殊院、宝光寺,镇江的金山寺,合称佛教禅宗四大丛林。
-
锦绣金溪今更美
-
作者:宋友贤 来源:企业经济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溪 陆象山 锦绣 过渡地带 历史悠久 风景名胜区 粮食生产 武夷山 发展潜力 年增长
-
描述:很大的县份。该县建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至今已有992年的历史。境内群山耸翠,万木葱笼,丘陵起伏,绿水逶迤,众多的名胜古迹错落其间。其中尤为著名的有风景胜地——云林;有始建于唐代的古刹——疏山寿;有被列为我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的陆象山故里和陆象山墓等。而县城则座落在上幕岭下的锦绣谷中,风景之美,自古有名。据《金溪县志》所载:“锦绣谷在城中,县治倚为屏障。登高望之,四山青霭,万瓦鳞差,景物风华,相错如
-
说古论今话托盘
-
作者:王喜珠 来源:现代交际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托盘 《周礼》 康熙年间 使用演变 制作工艺 服务人员 日常生活 发明创造 清代学者 并非如此
-
描述:说古论今话托盘□王喜珠今天,人们多用托盘端送酒杯或茶碗,既方便实用,又典雅高贵。可是,托盘的使用始于何时?有些什么演化?却很少有人知道个中的历史。清代学者阮葵生在其所著的《茶余客话》卷十《杯衬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