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巩接受研究
-
作者:刘珊珊 马茂军 来源: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接受 宋元明清 评论
-
描述:清代“桐城派”承继和发展其“义法说”,也有批判曾文内容、形式、体制等的反对论调。通过梳理各时期对曾巩的接受评价,以期还原曾巩接受史之貌。
-
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拟作再探
-
作者:王菊梅 来源: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万斌生 王安石 拟作 评论
-
描述: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三部曲,是万斌生先生耗时十年呕心沥血写成的力作。出于创作的需要,小说中有不少拟作。从内容角度品评这些拟作,或以小见大,将主题的深化融入拟作的字里行间;或由近及远,用拟作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或以微见著,拟作成为多侧面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
-
再读《牡丹亭》
-
作者:吴松青 来源:新余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语言 语言 赏读 赏读
-
描述:《牡丹亭》是杰出的,其语言既本色又华丽、文本结构严谨而合理、思想倾向扬情反理,再加上艺术表现手段极具浪漫情怀,使得其异彩纷呈,一枝独秀,成为我国戏曲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
-
作品的缺陷与评论的缺陷——读汤显祖的《牡丹亭》及其评论
-
作者:朱恒夫 赵惠阳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缺陷 缺陷 思想 思想 误解 误解 情欲 情欲
-
描述:生理方面的情欲。
-
《牡丹亭》的文本召唤结构
-
作者:李玲玲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召唤结构 结构 人物 语言
-
描述:的人物和独特的语言铸就成一种强大的召唤力量,吸引一代又一代读者倾心向往,流连忘返。
-
赵长卿及其词作
-
作者:房向莉 房日晰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平凡朴实 比喻 风格 语言
-
描述:运用文本细读方法,分析了赵长卿的词作。认为赵长卿词善于以美女喻花。其主导风格萧疏淡远,兼有豪放飘逸、通俗流美之作。语言明丽天然,喜欢将词儿化,善于用语气词、方言等,颇具个性特色。
-
从序跋看前人对《牡丹亭》的评论
-
作者:谢裕琳 来源:台湾戏专学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序跋看前人对《牡丹亭》的评论
-
对刘绍棠的反问(评论)
-
作者:金石 来源:北京文艺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对刘绍棠的反问(评论)
-
评论家和剧作家应是知心朋友
-
作者:王正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观念 剧作家 评论家 话剧艺术 戏剧创作 作品 知心朋友 煤矿工人 艺术家 浪漫曲
-
描述:。这里我只是想问一下,他是否读过我发表在《剧本》1983年10月号上的原剧本?我是怀着对煤矿工人很深的感情来写这个剧本的。但我在原剧本中绝没有简单地把爱不爱“煤黑子”的问题作为全剧主旨之意。男主人公霍高慷慨激昂地说了一段煤矿工
-
文学仍应是人学(评论)
-
作者:阎晶明 来源:红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兆林 动物小说 人学 故事 文学史 中国城市 强势媒体 社会问题 鲁迅小说 作者
-
描述:内容,以和作者交流,不枉他让我一读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