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析《牡丹亭》情与理的冲突融合
-
作者:王楠楠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情与理冲突 情与理冲突 融合 融合
-
描述:作为16世纪最伟大的戏剧家,没有起伏跌宕的人生无法完成最好作品的创作,其人生中的激情与消况,梦幻与现实的矛盾都融入到其作品中,在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牡丹亭》中,其情与理的变化跌宕起伏,本文就对《牡丹亭》中的情与理的对比与矛盾到统一的融合进行一个反洗,对汤显祖的创作思想的复杂性进行探析。
-
论晏殊的心灵冲突与人生境界
-
作者:李万堡 来源: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忧乐冲突 刚柔冲突 知足境界 有容境界
-
描述:但这种圆融之中又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冲突,于是他在行动上就常表现为跋前踬后,在艺术上则仿佛风雅不作。
-
论晏殊的儒道冲突与圆融境界
-
作者:李万堡 来源: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儒道冲突 人生境界
-
描述:之中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则主要表现在儒道之间,于是他在行动上就常表现为跋前踬后,在艺术上则藏锋隐智惟说气象。
-
试论吴炳《绿牡丹》之喜剧冲突
-
作者:刘姿杏 来源:东吴中文线上学术论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牡丹 喜剧冲突 帘试
-
描述:就是中国喜剧的精神。
三次会试是《綠牡丹》的重要关目,〈社集〉、〈严试〉将反面人物内在情绪与现实情境的冲突表现淋漓,而〈簾试〉更是本出靈魂关目,正反面人物的强烈冲突,制造许多深刻的对话与画面,而「綠
-
“胡吴会”就两岸同属一中形成更清晰认知
-
作者:暂无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胡吴会”就两岸同属一中形成更清晰认知
-
元明清爱情剧中矛盾冲突和思想意蕴之演化
-
作者:许金榜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剧 思想意蕴 封建礼教 以情反理 杜丽娘 矛盾冲突 《牡丹亭》 元明清 资本主义萌芽 元杂剧
-
描述:元明清爱情剧中矛盾冲突和思想意蕴之演化许金榜在浩如烟海的元明清戏曲作品中,爱情剧数量最多,成就也最大。对这些作品,人们似乎习惯于用歌颂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和反封建礼教的斗争来加以评论。而实际上
-
王安石咏史诗探微──从观念的冲突看变法的失败
-
作者:冉启斌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咏史诗 王安石变法 理性意识 科举考试 传统文化心理 汉文帝 管理方式 现代经济 中华书局
-
描述:王安石咏史诗探微──从观念的冲突看变法的失败
-
一位儒学实践者的悲喜剧:苏轼的个性与时代精神的冲突与融合
-
作者:方志远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时代精神 实践者 悲喜剧 儒家学说 先秦儒学 王安石 程颐 个性 司马光
-
描述:他不是大儒或卫道士,他既没有开宗立派,也不板着面孔训人;他也非腐儒、迂儒,在他身上没有酸臭,更没有龌龊。但他却实实在在是一位儒家学说真诚而执着的实践者。
-
从人物冲突看《闺塾》的“背面铺粉法”
-
作者:雷贤平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冲突 戏剧 《闺塾》 “背面铺粉法” 《牡丹亭》 汤显祖 语文教学 中学
-
描述:戏剧一定是少不了矛盾冲突的,《闺塾》一场戏也不例外。我们先来看一看陈最良与春香的冲突。
-
论晏殊忧乐冲突中的“知足境界”
-
作者:李万堡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心灵冲突 人生境界
-
描述: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冲突,于是他在行动上就常表现为跋前踬后,在艺术上则仿佛风雅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