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曲―落寞的古老而精美的艺术
-
作者:晓航 来源:产权导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表演艺术 士大夫 京剧艺术 昆山腔 板腔体 弋阳腔 海盐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描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借用这句《牡丹亭》中的词句来形容昆曲是再合适不过了。在京剧艺术被称为"国粹"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却显得落寞了,
-
传世瑰宝 盛秀艺林:“十年”“百龄”访浙昆
-
作者:韩笙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昆曲艺术 折子戏 浙江省 艺术大师 表演艺术 艺术家 演出 牡丹亭 周年
-
描述:今年,正值昆曲表演艺术大师周传瑛诞辰100周年,也是昆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杭州举办名家折子戏专场演出及周传瑛学术研究会等纪念活动。在"十年""百龄"时节,笔者走访了浙江昆剧团,采写了薪火永续,浙昆"传、世、盛、秀"四代同堂的兴旺局面。
-
空谷幽兰分外香:访谈昆剧表演艺术家张志红
-
作者:衣萍 沙舟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昆曲 昆剧 访谈 牡丹亭 表演艺术 想象力 老师 浙江 教学方式
-
描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张志红坐在面前,似乎是春梦乍醒的杜丽娘来到面前,与我们聊那些往昔情事……"天生就是一块唱昆曲的料!"张志红天生就是个美人胚子,而且打小喜欢文艺。十三岁那年,邻居告诉她浙江昆剧团在招生,当时她对昆曲一无
-
艺术·梦想·坚持 姜鸣-张军大型对话励志讲座
-
作者:姜鸣 张军 于其多 来源:创意设计源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牡丹亭 工艺美术专业 大型对话 表演艺术 主持人 昆曲 艺术中心 传统工艺美术 职业学院
-
描述:2010年上海世博期间,朱家角百年课植园内,昆剧王子张军与音乐家谭盾联袂推出的实景园林版《牡丹亭》,将昆剧以别样的方式唱响。突围传统镜框式舞台,昆剧的古典挟襄着跨越时空的现代;每当日头将落,课植园里,蝉鸣风吹雾动,一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戏里戏外,历时与共时同演。
-
兰馨馥郁秋霞圃 忆俞振飞大师1989年初夏在嘉定
-
作者:张炳元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剧折子戏 录像 嘉定 艺术大师 艺术精品 文化部 表演艺术 上海昆剧团 高龄
-
描述:俞振飞先生是海内外著名的京昆艺术大师。1989年,俞老已是87高龄,但仍精神矍铄,偶尔还登台表演,令人叹绝。为把俞老京昆表演艺术的经典用影像手段记录下来,以流芳百世,垂范后人,1988、1989年
-
精心塑造的“乔小青”:昆剧新秀胡娉的艺术之路
-
作者:薛年勤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昆剧 牡丹亭 昆曲艺术 杜丽娘 浙江省 文化部 表演艺术 冯梦龙 戏曲演员 女性形象
-
描述:剧作品《乔小青》首次亮相就获得了优秀剧目奖(金奖),其主演——浙江昆剧团第五代的昆曲新秀、万字辈的昆剧优秀兰花胡娉,获得了优秀表演奖(金奖)。该剧根据明
-
一生最爱是昆曲
-
作者:马笑虹 来源:中华儿女(海外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上海昆剧团 《牡丹亭》 戏曲教育 表演艺术 艺术功力 戏曲电视剧 校长 艺术的真谛 现代传媒
-
描述:一生最爱是昆曲
-
韩世昌老师教我练习和运用眼神(上)
-
作者:林萍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游园惊梦》 封建礼教 面部肌肉 表演艺术 人物形象 中国戏曲 《牡丹亭》 出场亮相 师教
-
描述: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凡是表演艺术上有成就的演员,年青的...
-
读《让轿》说“闯堂”
-
作者:黄光新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戏剧人物 表演艺术 川剧 《牡丹亭》 《西厢记》 戏曲人物画 《红楼梦》 历史故事剧 传统美德
-
描述:读《让轿》说“闯堂”黄光新画家王双才的新作《让轿》(见本期封底),布局严谨,内涵丰富,色调凝重,形象鲜明,是一幅引人入胜、启人深思的戏曲人物画。《让轿》取材于最近四川省川剧院复排推出的《春草闯堂》。60年代初,红极一时的福建莆仙戏《春草闯堂》,各地方...
-
昆曲腔格汇释
-
作者:顾聆森 来源: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腔格 昆曲 曲牌体 唱腔 表演艺术 长生殿 昆剧 牡丹亭 唱法 工尺谱
-
描述:依腔(腔格)行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