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杜丽娘形象的悲情色彩解析
作者:王小丽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形象  悲剧  原因  意义 
描述:本文主要研究传奇作品《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本文将通过人物形象对比,剧情分析得出杜丽娘人物的悲剧形象然后解析其原因,最后总结出杜丽娘形象的艺术魅力。
交音和性:陈景元音乐美学思想浅析
作者:李雄燕 段炼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道  中道  和性  和性  意义  意义  陈景元  陈景元  音乐  音乐  美学思想  美学思想 
描述:陈景元是宋代重玄学一个代表性学者。他从中道贵和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了中和、冲和等音乐美学思想。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和的音乐审美主张,对当代音乐美育也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重构的女性神话:论《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的女性意识
作者:周娅 赖力行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神话  女性神话  至情  至情  生命  生命  性灵  性灵  文心  文心 
描述:《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是众多《牡丹亭》评点中突出的一部。其特点在于,作为批评主体的三妇,在历史语境中的女性本体立场观照下,以生命践行至情、凭"性灵"咏叹至情、秉"文心"体悟至情,重构了一个
《牡丹亭》的生命力
作者:舒展  来源:民主与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生命  文学作品  进行时  过去时 
描述:文学作品成为经典,需要经历时间长河的检验,包括:当代的——“正在进行时”,成为后来的——“过去时”,以及至少百年以上的——“未来时”。我觉得《牡丹亭》的生命力,最能说明它经受的浩荡起伏历史长河的考验。
校园应是我们安心生活的家园
作者:李婧雪  来源:现代职业安全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活  家园  校园  生命  呼吸 
描述:每一次的呼吸,每一个细小的动作,无不诠释着生命的搏动,在每一天看似平淡的生活中,有多少人真正的思考过:生命究竟有多么宝贵?也许你会觉得这个问题简单,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灾难的人来说,有几个
王英:用生命延续生命的“白衣战上”
作者:常杰 孙现富 彭雪征 陈海军 刘贵阳  来源:军队党的生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延续  王英  白衣  重症监护室  呼吸系统  主治医师  呼吸机 
描述:“接心电监测、急查血气、上呼吸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因呼吸系统衰竭、肺性脑病被送进二炮总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的王奶奶,终于挣脱出“死神”的魔掌。老人苏醒后,紧紧抓住主治医师王英的手,两眼老泪纵横。
谈望文生义
作者:汪溶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家  苏东坡  问荆  苏轼  解放战争  意义  汉字部首  宋朝  解放区 
描述::“拿竹去打马,就叫做‘笃’,不知道拿竹去打‘犬’,有什么可笑!”荆公又没有回答。东坡又问他:“‘鸠’字是九
一条久不为人注意的义项--谈《孙子》“计”字的不寻常用例
作者:周亨祥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子  用例  义项  不足之处  有利条件  计谋  战争  周礼  意义  刚柔 
描述:·计》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虚实》
论汤显祖的美学生命
作者:杨剑明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创作实践  复归  生命  中国戏剧  剧作  美学  艺术理想  戏剧理论  蕴藉 
描述:一、以“情”为标识的美学生命观的实质 将汤显祖的戏剧理论及其创作实践,认识为明代中叶以来艺术的美学生命观在中国戏剧史上的现实体现和历史延续,在于其美学实质是对戏剧作为艺术的美学个性的复归与张扬
宋词中的生命意识
作者:童盛强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意识  宋词  词人  超脱意识  黄庭坚  生存方式  个体生命  反思意识  王安石  认识自我 
描述:宋词中的生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