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219)
期刊文章(1029)
学位论文(45)
会议论文(37)
图书(2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272)
地方文献 (36)
地方风物 (20)
红色文化 (13)
宗教集要 (7)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681)
2013(234)
2012(220)
2010(1043)
2008(363)
2007(190)
2004(50)
2002(21)
1987(17)
1981(5)
按来源分组
铜川日报(881)
商丘日报(20)
京江晚报(8)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3)
工人日报(2)
东阳日报(1)
儿童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1)
中国书画(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书法世界(1)
引导得法 铺垫“给力”:《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评点
作者:丁国斌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评点    引导  课堂  铺垫  教育论  叶圣陶 
描述:老师的课,我在惊诧于学生出色的表现之余,总会想起叶老的那句话:“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
释义“全面建设”:访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部主任
作者:胡婧  来源:国家电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面建设  全面建设  电网建设  电网建设  智能化  智能化  国家电网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建设阶段  建设阶段  设备制造业  设备制造业  试点项目  试点项目  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建设成果  建设成果 
描述:作为坚强智能电网全面建设阶段的开局之年,2011意味着什么?"国际领先",是刘振亚总经理在2011年公司"两会"上作工作报告时肯定智能电网建设成果所使用的表述。在看来,这个词有非常具体的含义
曹洞宗论
作者:何云  来源:佛学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石头系  良价  石头宗  南宗禅  《景德传灯录》  马祖道一  偏正回互  《宋高僧传》  无情说法 
描述:特色所在;其危机亦与此相关,即在宗之初思想上过度的早熟性(三代禅者为先驱),特别是在对新义理的生长点缺乏探索,对阐明和发扬本宗特色的指导性思想体系,未曾及时地、自觉地着手建构。。这个意义上,本文批
变风俗 法度
作者:孟白  来源:领导科学杂志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风俗  神宗  王安石  法度  北宋时期  变法  反对派  施政  参知政事  学问 
描述:一、北宋时期,神宗欲用王安石推行变法,反对派唐介等人向神宗进谗言说:“安石难当重任。”
不学礼为何无以
作者:谈儒强  来源:基础教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礼  孔子私学  社会转型  礼崩乐坏  孔夫子  教育工程  复礼  周礼  六艺教育  明礼 
描述: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美誉,这与自古以来礼仪教化昌明发达有关。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礼”的教育,他在中国教
胡一川/关山月/黎雄才//益伦/陈少丰/潘鹤/高永坚
作者:暂无 来源:美术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胡一川/关山月/黎雄才//益伦/陈少丰/潘鹤/高永坚
省会公安局令第三公安分局为据呈商益斋呈报聚兴厚瓷器铺歇
作者:暂无 来源:察哈尔省政府公报 年份:193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省会公安局令第三公安分局为据呈商益斋呈报聚兴厚瓷器铺歇
指令懋德为所送训会办事细则除指示分别修改外馀准备案治字
作者:暂无 来源:军政旬刊 年份:193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指令懋德为所送训会办事细则除指示分别修改外馀准备案治字
陈三诗歌散论
作者:胡迎建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三  散论  诗歌  散原  陈宝箴  戊戍变法  吴宗慈  句法  西山  黄山谷 
描述:一、关于陈三的生平及思想 陈三(1852—1936),字伯严,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的儿子,早年曾助其父在湖南创立新政。戊戌变法后,他父亲因举荐“戊戌变法六君子”中的刘光弟、杨锐
陆学的世精神
作者:姜广辉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学  世精神  陆九渊  哲学世界观 
描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又九龄尝于窗下读程颐《易传》,至“艮其背”四句,反复诵读不已,陆九渊偶过其前,九龄问他:“汝看程正叔此段如何?”陆九渊回答:“终是不直截明白,‘艮其背,不获其身’,无我;‘行其庭,不见其人’,无物.”对于不易索解的《易经》艮卦卦辞,少年陆九渊作了一种似曾熟玩的透彻解释.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日宙”。陆九渊忽大省悟,说:“元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中者也。”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