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4)
报纸(3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0)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1)
非遗保护 (1)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0(9)
2009(5)
2002(6)
1998(1)
1995(5)
1991(2)
1990(1)
1988(1)
1983(5)
1979(2)
按来源分组
文史哲(2)
学术论坛(1)
语文天地(1)
学习与探索(1)
人民教育(1)
前线(1)
新闻与写作杂志(1)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1)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
钓鱼(1)
从“不平则鸣”到“穷而后工”——论王安石诗歌创作道路
作者:王群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歌  创作道路  不平则鸣  穷而后工 
描述:,并受其个性因素的影响,是必然的,有典型意义的。
简论孙奇逢兼容并包的治学方针
作者:张显清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奇逢  明清之际  社会思想  简论  朱熹  王守仁  学术大师  宋明理学  陆九渊  明万历 
描述:《读易大旨》等著作传世。他是明清之际学术大师之一,与黄宗羲、李颙一起被人们推尊为清初“三大儒”。他还是一位气节奇伟之士,曾勇敢地参加反对阉党和抵抗清军的斗争,获有“始于豪杰,终以圣贤”(申涵光《聪山集》卷3《孙钟元先生诔词》)的美誉。因此梁启超盛赞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引词之全文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境界  王国维  晏殊  丝绸  栏杆  书信  燕子  帘幕  西风  窗户 
描述: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槛①菊愁烟兰泣露,罗幕②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③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④。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⑤,山长水阔知何处! ①槛:栏杆。②罗幕:丝绸帘幕。③谙(an):熟悉。④朱户:富贵人家,这里指窗户。⑤彩笺、尺素:指书信。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引文出处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文科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国维  三境界  引文  对酒当歌  辛弃疾  雪柳  危楼  黄金  柳永  晏殊 
描述:王国维“治学三境界”引文出处
高尔基语录引发的联想——我的治学之道之四
作者:肖宗六  来源:湖北教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学之道  高尔基  语录  大学物理  邓小平  高等学府  科研工作  体力劳动  王安石  科学实验 
描述:某重点大学物理楼的墙上,工工整整地写有高尔基的一则语录,全文如下:“人的天赋好像火花,它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逼使它燃烧起来成为熊熊大火的方
我国古代学者治学方法集要(下)
作者:徐保均  来源:教育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学方法  古代学者  清代文学家  王安石  《书》  集中优势力量  《素问》  宋代文学  北宋历史  战国时期 
描述:我国古代学者治学方法集要(下)徐保均21、北宋思想家王安石的“博览法”:“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光读经,就不能懂经。他在钻研经学的的侯,不仅认真读经书,而是“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
论中国古代的阡陌封疆制度
作者:张金光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路  左传  具体制度  为田律  周礼  土地国有制  十三年  土地制度  生产措施  疆界 
描述:,天子及侯国又往往将修治道路封疆之事列为重要的治国措施与生产措施。《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载,楚沈尹戌论治国安邦即首列“正其疆场,修其土田”一项。《周礼》中就有多种官职是专门负责道路的整治、维修与管理
祝贺与希望(摘录)
作者:步武尘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县委书记  短篇小说  转折点  父亲  创作  杨炳  主要原因  中学  小狗  道路 
描述:五月底读到张长公同志的短篇小说《县委书记的父亲》,非常高兴。作为他中学时代的老师,十多年来我一直注意着他的创作。我觉得这篇小说是他十多年来习作道路上第一次留下的脚印,是他创作的一个转折点。这篇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但触及了
人与路
作者:暂无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吉米·卡特  最大努力  人生  脚印  海军学院  将军  文章  雪原  道路  王安石 
描述:小诚毕业后,在市里当会计科科长,职务不大,权力不小,那些烫手的金子只有他能拿捏得住。这天市长秘书过来了,是个女的,套装短裙,走路一扭一摆,嘴唇涂的口红可以刷墙,脸上抹的脂粉能盖个瓦房。
褒禅山上谜对谜
作者:高扬  来源:故事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字谜  瑰丽  景色  北宋  险情  道路  欣赏  山洞 
描述:北宋年间,一天,王安石约着几位诗友去游褒禅山。他们举着火把进了一座山洞,洞中的道路崎岖难行,处处隐藏着险情,可是他们鼓起了勇气,欣赏了洞中瑰丽神奇的景色。出得洞来,王安石感慨万分,制了一个字谜让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