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6)
报纸(103)
会议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7)
地方文献 (13)
宗教集要 (5)
地方风物 (3)
红色文化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16)
2011(20)
2009(13)
2008(10)
2007(6)
2005(4)
2003(4)
2002(1)
1999(3)
1992(3)
按来源分组
语文学习(2)
环境教育(1)
飞天(1)
宁夏社会科学(1)
中州今古(1)
咬文嚼字(1)
齐鲁晚报(1)
蒙古学信息(1)
山西水利(1)
领导科学(1)
徐春——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研究员  研究所  兽医  兰州  中国农业科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  第三届委员会  科学技术协会 
描述: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由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徐春先生在核农学和兽医病毒学方面学术造诣较深,先后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琼脂扩散沉淀试验
王韶经营熙管窥
作者:王晓燕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韶  地区 
描述:11世纪中叶王安石的变法为宋王朝打了一针强心剂。王韶作为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实施骨干之一,以他卓越的军事才干开疆辟土、安抚蕃众;以他敏锐的政治见地和军事眼光,兴马政、扩蕃兵、通蕃汉贸易,治理熙地区
耀岭群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作者:王寿琼  来源:湖北地矿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耀岭  张性岩套  地幔热栓  裂谷 
描述:地的大陆边缘裂谷带。
曾肇:儒法财道
作者:刘瑾  来源:新理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建筑  总公司  建筑工程  总会计师  投资项目  哲学思维  治国之道  数字化管理  总法律顾问  工民建专业 
描述:,2012年,他站上母校的校庆讲台,却说:“这30年,我的经历和学生没什么区别。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着时代变迁,惟有辛苦着,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从农业技术员到工程师,从计划统计员到总会计师,曾肇
湟一代儒士 李焕章
作者:卢宗义  来源:中国土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度支部  度支部  湟中县  湟中县  青海省  青海省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  西宁  西宁  中进士  中进士  生平事迹  生平事迹  母亲  母亲  青海地区  青海地区  民国初年  民国初年 
描述:一、李焕章母亲诰命碑发现始末李焕章母亲诰命碑原先放置在青海省湟中县李家山镇吉家村李家茔地内。1958年因为修建电影院将墓碑移至刘家堡村,在当时碑石被当作修渠的石料。1982年全省第二次文物普查时由水渠中取出,现在收藏在湟中县博物馆内。
“碧落碑”
作者:王子正  来源:文物世界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碧落碑    《长恨歌》  李阳冰  《汉书·郊祀志》  《庄子·逍遥游》  《庄子·齐物论》  《太平寰宇记》  淮南子  博物馆 
描述:一简述绛碧落碑现存于新绛县博物馆(原龙兴寺址,唐初称碧落观),1992年建碑亭予以保护。碑为青石质,通高2.55米,宽1.03米,厚0.21米。碑身长方形,高2.25米,底座0.30米。碑阳篆刻
平定古戏台楹联
作者:梁双成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楹联  戏台  十三经  文献名邦  桃花扇  文化数  麒麟阁  牡丹亭  艺术工作  黄鹤楼 
描述:平定古戏台楹联
欧阳修的《吉学记》
作者:黄庆来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记  欧阳修    兴学运动  “庆历新政  范仲淹  “新政”  北宋  晏殊 
描述: 北宋有三次兴学运动。欧阳修的《吉学记》是第一次兴学运动的产物。据史书记载,“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坏”。北宋建立后,首倡兴学的是晏殊。1027年,他知应天(今南京),即创学,“且延范仲淹以教生
苏轼知密新探
作者:刘奉光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熙宁  宋仁宗  北宋  苏轼  县志  四川  改革思想  学术 
描述:展。现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不当之处,请多指正。据《诸城县志》记载,苏轼到任之时,密连年大旱:“神宗熙宁七年……自秋至冬不雨……八年,春夏旱”(《总纪》)。苏轼到任后的第一年,全力以救灾安民
<<十三志>>辑本述论
作者:王晶波  来源:图书与情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三志》辑本  张澍辑本  王谟辑本  比较研究 
描述:本文在全面介绍《十三志》诸种辑本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比较了张澍辑本和王谟辑本的异同优劣。同时还介绍评述了两种今人整理校补《十三志》辑本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