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重新认识儒家的“大同”思想
作者:王力军 徐小文  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儒学  大同理想 
描述:儒家主張以禮治國,而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孔子論及“大同、小康”理想社會。兩千五百年後,大同社會乃是今人的追求。
浅谈大同方言的入声
作者:李伟东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同方言  入声  舒化  促变  变调 
描述:入声调作为一种特殊的汉语声调,在普通话里已经基本消失,派入其他四声中了,但在晋语中这一特殊的声调却保留了下来,成为晋语方言的一大特色,本文结合大同方言研究的现状及调查人员的发音情况对大同方言的入声
雅与
作者:晓窗  来源:科学之友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雅文化  《周礼》  精英文化  文化积淀 
描述:雅与
汤显祖自珍“四香”
作者:杨晓光  来源:精神文明导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戏剧家   
描述:他是戏剧家。一部水墨流香的《临川四梦》自问世起,便注定要惊世骇俗,成为传世经典。
异中有同的取向 同中有异的蕴涵——试论柳永、晏几道的名利
作者:孟弘  来源: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风格  名利      情爱 
描述:柳永与晏几道是宋代词坛上两位著名的词人。他们在对待名利、情爱以及风格等方面既有差异,又有相同之处。柳永开创了以为美的“屯田蹊径”,晏几道奏响了以雅为宗的“小山遗风”。
会做事,也要会说事
作者:晏建怀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做事  福州  曾巩  地方官   
描述:1077年,曾巩任福州(今福建福州)知州,这一年,他59岁。在北宋,这种高龄还在任地方官的,除了照顾养老,就是被贬,要么就是皇帝不太看好的,曾巩属于后者。即便如此,曾巩依然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他在福州任职仅一年多,却政绩不俗。
中国民间的茶
作者:李富根  来源:神州学人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民间  食物型  《本草纲目》  花香型  王安石  消风散  佐料  芝麻  桔子皮  铜茶壶 
描述:安石去拜访茶道名流蔡襄,蔡襄“自取绝品茶,亲涤器烹点”,隆重招待;岂料王安石竟“取‘消风散’一摄,投茶瓯中并食之”,还大加赞赏:“大好茶味!”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着多种茶和其它中草药配成的医方:如与茱萸、葱、姜一同煎服能助消化、理气顺食;与醋一同煎服,可治中暑、痢疾;另外,与姜煎服对痢疾也有良好疗效。唐德宗李适喜欢在煮茶汤时放入“苏椒之类”。茶圣陆羽尽管对此嗤之以鼻,视为“沟渠间之弄水”,但也没有反对过用盐佐茶。 在茶中加入食物型佐料,烹用起来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宋代一般是核桃、松子、芝麻;到了明代,品种更加琳琅满目,新添了榛子、杏仁、榄仁、菱米、栗子、莲肉甚至新笋;清代也五花八门,既有不放茶汤中,边饮边吃的,又有加入盐姜、豆
礼、与语言
作者:许嘉璐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  语言  弓身  文史工作  史志  《周礼》  天官  民族  《礼记》  亚父 
描述:,“礼俗”被放置到与法则、禄位、刑赏等“国之利器”以及被列为“国之大事”的祭祀并驾齐驱的地位。《大宰》的八则之中,驭官用法,驭吏靠废与置,驭士则以禄与位,驾驭驱使无权无位的老百姓呢,就靠礼俗的引导和约束。而“民”对上又是有义务的,所以在“驭士”与“驭民”
新年食随笔
作者:洪丕谟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屠苏酒    王安石诗  《荆楚岁时记》  豆沙春卷  老年人  辟除  年糕  唐长安  万象更新 
描述: 新年大年初一,千家万户,桃户更新,不管是大人小孩俊倩,全都喜气洋洋,吃屠苏酒,往来拜年,着实有好一阵子热闹。 王安石诗里所讲“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屠苏酒,是一种用“大黄配以椒桂”做成的药酒。古人认为大黄、椒、桂能够辟除邪气,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杀菌防病。吃屠苏酒有个规矩,就是年纪小的先吃,然后依次及
为了那个绿色的梦……──记大同县瓮城口村娘子军营林队
作者:孙掌宽 董胜  来源:山西林业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娘子军  马头山  营林业  瓮城  大同  队长  执拗的人  共产党员  妇女们  造林工程 
描述:为了那个绿色的梦……──记大同县瓮城口村娘子军营林队孙掌宽,董胜大同县瓮城口村,一个不足800D人的小山村。今年三月中旬的一天,爆出了一条新闻:娘子军营林队队长马桂花获得了全国“三八绿色奖章”。娘子军营林业队的队员们挤在马桂花的家里,分享着劳动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