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全集》中三篇文章辨伪
-
作者:周明初 来源:文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全集》 辨伪 文章 诗文集 徐朔方 集部
-
描述:的佚作。而正是这后来所增补的佚作中,由于失考,造成了一些伪作被误收入其中。
-
《周亮工全集》与艺术史研究
-
作者:吕晓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全集》 艺术史研究 社会历史 明清之际 相得益彰 历史文化 研究者
-
描述:明清之际,社会历史的复杂多变与画坛的丰富多彩相得益彰,当深入到这个历史阶段的历史文化的研究时,大多数研究者都会发现,周亮工是他们无法绕开的重要人物。周亮工(1612~1672年),字元亮,一字减斋,号栎园、陶庵、缄斋、栎下先生等,祖籍河南符祥(今河南开封)。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中进士,
-
安子介论“二十一世纪应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兼答伍铁平
-
作者:李敏生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字落后论 安子介 伍铁平 汉字拉丁化运动 拼音文字 汉字科学 汉字学 拼形表意 千字文 科学预言
-
描述:“二十一世纪应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是安子介先生经过多年深思熟虑和艰苦研究得出的科学预言,是安子介先生创立的崭新的汉字科学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鲜明体现。这一论断的提出有广阔深刻的历史背景
-
“六书”研究的一次大胆超越——评钟如雄教授《汉字转注学原理》
-
作者:刘兴均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书”说 汉字构造 转注 原理 《说文解字》 《周礼》 比较系统 语文学
-
描述:六书”,他说:“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1](P.1720)班氏的定称不为今人所用,班氏的“六书”为造字之本的提法也颇受后人质疑。自《说文》问世以来,围绕“六书
-
“华”、“花”辨析
-
作者:周业金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读音错误 语文课本 古今字 花山 辨认出 文字 汉字
-
描述:,留下一串串疑问。怎样让学生明白王安石推断的原因呢?得从“华”、“花”二字说起,还要联系文章开头、中间、结尾三处文字详加消化。 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
-
香港人物掠影
-
作者:周振天 来源:当代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安子介 香港特区 新中国 汉字 共产党 中国人民 王安石 传奇色彩 金利来 国际贸易实务
-
描述:和许许多多美好而珍贵的德行。我们《香港沧桑》摄制组的足迹遍布港岛,在香江上空闪烁的每一颗明星,似乎都有所接触。这是些为香港经济腾飞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们,在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华儿女中,这也是十分奇特的一个部落。他们奇异在哪里呢?为什么同是炎黄子孙,他们却和内地的人们有些不同? 我们采访了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和一位不那么传奇的人物,这一老一少,他和她,不
-
王安石的语言文字观
-
作者:徐时仪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文字观 王安石 《字说》 汉字 小篆 《说文》 声符 释字 词义 段玉裁
-
描述:献史料和《字说》佚文对王安石的语言文字观试作初步的探索以就教于方家。
-
“和”之美
-
作者:黄清奎 来源:公关世界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丑 中庸之道 “好” “福” 汉字 论语 太玄 不和谐 王安石 子路
-
描述:若想在汉字里挑个最‘好”的字眼儿,挑什么?我看,“和”最合适。“好”太宽泛、抽象;“美”太模糊;“乐”、“福”、“贵”过窄;“吉”、“祥”又太玄。而且,好坏相依、美丑相随,“富贵吉祥”对面就是“贫贱
-
我导《三打王英》
-
作者:王正洪 来源:戏文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行山 导演构思 总体构思 组合动作 最高任务 舞台语言 汉字 英雄形象 “旗” 师古而不泥古
-
描述:我导《三打王英》
-
王安石《字说》的文献价值述略
-
作者:徐时仪 来源:文献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献价值 形声字 语言文字 说文 字义 文字学 汉字 声符 思想研究
-
描述:北宋一代名臣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政冶家、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经学家、文字学家。他所撰《字说》在当时曾一度奉为圭臬,独行于世,对一代人的思想产生过很大影响。时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