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06)
报纸(288)
图书(18)
学位论文(17)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36)
地方文献 (74)
才乡教育 (6)
红色文化 (6)
地方风物 (5)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77)
2013(33)
2012(57)
2009(40)
2007(32)
2003(20)
1999(24)
1997(12)
1990(16)
1988(13)
按来源分组
其它(29)
文史知识(5)
古典文学知识(5)
中国典籍与文化(3)
浙江学刊(1)
安徽新戏(1)
中华戏曲(1)
群文天地(下半月)(1)
群文天地(1)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1)
作者:许玲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梅  林逋  王安石  璇玑  梅花    诗词  鉴赏  阅读  联想 
描述:[题] 阅读下面几首咏梅的诗词,仔细品味鉴赏,充分展开想象,还可联想其他有关咏梅的作品,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墙角数枝,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我心中的
作者:张婉莹  来源:初中生学习(中文阅读新概念)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华民族  梅花  咏梅  毛主席  宋代  品质  象征  对象  感受 
描述:我从没有养过,但我却见过,而且真真切切地被它震撼了。,从古至今都是诗人赞颂的对象,人们把它视为中华民族高贵品质的象征。宋代王安石的一首《咏梅》让我第一次感受了;毛主席也写
作者:卢梅坡  来源:少年文艺(写作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江南  评议  哲理诗  雪花  王安石  黄庭坚  串香  生词  放下 
描述: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些清香。
作者:高乾源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王安石  君子  秦岭北坡  情感精神  诗经  商周时代  寄托人  终南山  赏梅 
描述:《诗经·终南》一篇梅花已经开始寄托人的情感精神。诗云:终南何有?有条有。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商周时代,秦岭北坡还有生。寒冬时节君子穿锦衣狐裘前去终南山赏梅,面如同人颜。
诗人与
作者:袁爱新  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人  《梅花》  王安石  清新  高洁  情思 
描述:“墙角数枝,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大概因为她总是凌霜傲雪、独自开放的缘故吧,,以清新脱俗、孤傲高洁的品格赢得了不少诗人的钟爱。他们或寻、或探、或访,写下了
“岁寒三友”之:
作者:肖莉  来源: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岁寒三友  王安石  中华民族  咏梅  品格  算子  中国古代文人  毛泽东  寒冷 
描述:清逸的气节。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中的"岁寒三友"之中的,去领略文人笔下的梅花的傲雪与冷艳。
·腊梅·腊前
作者:商世平  来源:老人世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实生活  王安石  北方人  学生 
描述:漫天飘絮,遍地冰封的时节,自然会想起踏雪寻梅。,无人不知,但多熟视无睹。王安石说,古代北方人疑为杏:今人呢?一年春天.我指问学生:“这是什么花?”答:“桃花.”为什么好多人不识花呢?我怪画家
《〈礼记〉解读》评介
作者:范秀美  来源:潍坊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评介  解读  《礼记》  西汉时期  思想体系  《周礼》  上升  东汉 
描述:为”三礼”。
咏梅·画·唱·赏梅
作者:万凤林  来源: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梅诗  梅花三弄  赏梅    幻灯片  红梅  品格  林逋  王安石  毛泽东 
描述:咏梅·画·唱·赏梅
“王太后右和室”铜考略
作者:张懋镕 王勇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太后  《三代》    王后  《殷周金文集成》  战国文字  战国晚期  商代青铜器  古文字研究  《周礼 
描述:“王太后右和室”铜考略张懋镕,王勇"王太后右和室"铜一件,近年出土于陕西省澄城县.铜形制:鼓腹,敛口,圆底,蹄足,耳略外撇。盖上有三环纽.通高16、通耳高16.8、足高7.1、耳高6、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