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部六病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
作者:姚博 宋纪育 马文辉 来源:光明中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部六病 学术流派 刘绍武 《伤寒论》 胡希恕
-
描述:而分为三部分,其中师承弟子对刘老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全面、完整、系统的继承;西学中弟子将该学说与西医学理论进行了融合和创新;中医背景弟子将传统中医知识梳理和整合到三部六病学术体系中.
-
辨病应是辨证的主体内容
-
作者:周然宓 周叔平 来源:光明中医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辨证论治 辨病论治/六经病
-
描述:才能提高辨证的准确性,才能使中医得到不断发展。
-
《万病回春》中风证治探微
-
作者:王福岗 来源: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风 证治 万病回春 龚廷贤
-
描述:述各病因、机、证、治 ,并附医案以阐其意旨 ,对后世中风证治理论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
-
鼻病简易得效方
-
作者:耿鉴庭 来源:陕西新医药 年份:197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化脓性鼻窦炎 主治 成分 慢性鼻炎 用法 危亦林 鼻病 简易 效方 近代名医
-
描述:》即取《易经、系辞》《易则易知,简则易从》二语为名。爱仿二家之意,以署篇耑。
-
略谈麻疹的病机、顺逆与治法
-
作者:范德荣 来源:福建中医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麻疹减毒活疫苗 景岳全书 顺逆 病机 治法 小儿药证直诀 冬春季 常见传染病 徐春甫 源流
-
描述:行厉气传染之时,沿门比屋相传,轻重相等。发热之间或咳嗽、喷嚏、鼻流清涕,眼胞浮肿、面肿、腮赤,或眼泪汪汪,或恶心呕哕,即是疹候’。”把麻疹和天
-
三部分表里,六病辨阴阳:著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三部六病”学
-
作者:郭维峰 来源:中医药研究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部六病 伤寒论 半表半里 阴阳 太阳病 医疗实践 勇于实践 证候 学说 表里
-
描述:三部六病是人体表部、里部、半表半里部阴阳失其平衡之后,发生的三阴三阳六组证候群的总称。这个学说是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八十高令的主任医师刘绍武先生医疗实践的结晶。刘老一向勤奋读书,勇于实践,长于思考
-
马头山羊口疮并发传染性眼角膜炎病的诊治
-
作者:王小军 龙林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角膜炎 羊口疮病毒 羊传染性脓疱 临床特征 诊治 隔离观察 急性传染病 并发 羔羊 接触性
-
描述:羊口疮,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多发于春秋两季,3~6月龄羔羊最易感染患病,呈散发性流行,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其临床特征为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
-
马头山羊寄生蠕虫病调查及驱虫疗效观测
-
作者:汪由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羊病 马头山羊 寄生虫病 蠕虫病 驱虫
-
描述:马头山羊寄生蠕虫病调查及驱虫疗效观测
-
何劭《王弼传》“病老庄”“所悟者多”辨正
-
作者:杨鉴生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弼 老庄 辨正 三国志 王应麟 “悟” 汤用彤
-
描述:‘误’之讹。”
-
王烈教授治疗小儿病用黄芩的经验
-
作者:孙丽平 来源: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烈 小儿病 黄芩 经验
-
描述:为病,理应疏风清热,而王老重用黄芩,与石膏、柴胡、菊花为伍治外热,与重楼共奏解毒清里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