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秉大义而疏小节
-
作者:朱国勇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义 王安石 自然规律 苏轼 明月 诗
-
描述:毫.把这两句诗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这改得还真精当,苏轼看笔墨淋漓的这几个大字,心中得意,把笔一扔,扬长而去。
-
礼统内外——李觏对儒学现实主义精神的发展
-
作者:饶国宾 来源:政治与法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统内外 礼统内外 礼顺人欲 礼顺人欲 学礼成圣 学礼成圣 李觏 李觏 儒学 儒学
-
描述:透析整个儒学发展史,儒学的生命力除了与其意识形态地位有关外,更大程度上在于其中充满现实冲突与融合的现实主义精神。李觏则是在秉承先秦儒家的思想基础上,阐发了“礼统内外”、“礼顺人欲”、“学礼成圣
-
浅谈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
作者:谢秦 来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时代 法制史 中国 礼
-
描述:浅谈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
重新认识儒家的“大同”思想
-
作者:王力军 徐小文 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 周礼 儒学 大同理想
-
描述:儒家主張以禮治國,而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孔子論及“大同、小康”理想社會。兩千五百年後,大同社會乃是今人的追求。
-
试析孔子对周礼的继承与发展
-
作者:张安礼 来源: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 仁 正名 信仰危机
-
描述:可以重塑国人的道德灵魂,有力促进"转型期"的和谐社会构建。
-
李觏的经学初探提要(兼评拙著〈李泰伯的礼论评论〉)
-
作者:金中枢 来源:成功大学历史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李觏的经学初探提要(兼评拙著〈李泰伯的礼论评论〉)
-
也论孔子以“六艺”教——与刘秉果先生商榷
-
作者:李洪岩 来源:体育文化导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体育史 司马迁 诗书礼乐 《论语》 《孔子世家》 《周礼》 “礼” 通六艺 明清
-
描述:刘秉果先生写的体育史方面的文章给我很多启发,但读了刘先生两篇有关孔子以六艺教的文章后,觉得其中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现提出来请刘先生指教。
-
明代史学家饶秉鉴行迹
-
作者:姚澄清 张天岳 来源:江西历史文物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史学 行迹 广昌县 书院 成化 碑刻 榜眼 石窟 太守 贡茶
-
描述:田园生活的情趣。
-
从宫廷后妃伦理到民间家庭伦理及昏礼的意义:李觏《周礼致太平
-
作者:王启发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周礼致太平论 内治 宫廷伦理 家庭伦理
-
描述:女的伦理规范、昏礼的意义等几个方面,既可见李觏从传统儒家的”齐家”思想出发,结合历史上成败得失的经验与教训,阐明和发挥”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和”家不齐则国不治”之道理的思想倾向,也可见李觏对礼学
-
“礼”即红包
-
作者:范丽青 来源:瞭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节 典礼 孔子 礼物 周礼 诸侯 斋戒 初一 礼仪 每月
-
描述: 到台湾采访,在我已是第二次了。一是1991年采访“闽狮渔事件”,那是大陆记者在两岸隔绝40多年后的首次赴台采访;二是今次采访国民党“十四全”。两次采访时隔两年,抵台的日子却恰巧在同一天,都是8月12日。而当8月13日记者来到台湾海峡交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