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李白作《菩萨蛮》、《忆秦娥》新证
作者:刘继才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忆秦娥  李白  曲子词  菩萨  著作权  胡应麟  无名氏  新证  唐代  北宋前期 
描述:在宋人著作中,本已认定《菩萨蛮》、《忆秦娥》二词为李白所作。但自从明代胡应麟提出异议,二词的著作权之争,数百年来一直没有休止。近年又重新提出了这一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北宋前期的产物。”有的选本
论李杜优劣之争(兼对《李白杜甫》的一点意见)
作者:张步云  来源:郭沫若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阳冰  王安石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杜甫  李杜并称  工部  检校  大夫  扬杜抑李 
描述:者,世称李杜”的话来看,早在盛唐,李杜就已齐名并称。再从当时一些诗人对李杜的称赞来看,李杜在盛唐时就是并驾齐驱,驰名诗坛的伟大诗人。我们先看他们对李白的评价。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篇中说:“李太白初自蜀
杜甫七言绝句的特色:读诗偶记之一
作者:马茂元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七言绝句  杜甫  读诗  胡应麟  诗论家 
描述:杜甫的绝句,历来诗论家都颇有微词:表现得最露骨的要算是胡应麟了。
吴澄李杜比较观述评
作者:潘殊闲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李白  杜甫  比较  述评 
描述:应当并尊,李杜诗歌都法度谨严。当然,吴澄也客观指出,李杜虽为名家大家,并非篇篇可人意。此外,吴澄还将李杜与其他朝代的作家进行多维比较。吴澄在李杜比较接受史上是由宋人的一边倒过渡到明清的理性思辨的一个重要节点。
杜甫长江行路图丛谈
作者:曾亚兰 曾孟雄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纪行诗  岳阳楼  洞庭湖  长江  杜诗  黄庭坚  夔州  路图  胡应麟 
描述:杜甫长江行路图丛谈曾亚兰曾孟雄杜甫善陈时事,亦善纪行。检索杜甫纪行诗,可观其一生行迹,绘其一生行路图。一部杜集,纪行诗占极重要地位,而长江纪行诗尤其令人瞩目,亦尤其详细,秩然有序。杜甫纪行诗不纯
杜甫《赠花卿》浅解
作者:吴明贤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赠花卿》  杜甫  音乐的美  礼乐  节度使  胡应麟  诗人之旨  杨升庵  旧唐书  骄恣 
描述: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杜甫在成都写有《赠花卿》一诗: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对于这首诗,历来就有不同的解释。杨升庵认为此诗讽刺花敬马定“僭用天子礼乐
杜甫《赠花卿》析疑
作者:郭世欣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赠花卿》  杜甫  礼乐  杨慎  杜诗  严武  歌妓  李群玉  工部  胡应麟 
描述:的。本文将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不同看法。
杜甫“卜居”诗中的主人指谁?
作者:濮禾章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卜居》  花溪  蜻蜒  严武  成都府  澄江  杜诗  黄鹤  成都草堂 
描述:昌等以为“主人”是指当时代理成都府尹的裴冕。但顾宸、浦起龙等又不同意这个意见,认为“无据”。仇兆鳌却说:“主人,公自谓。”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定论。这看来似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但它与杜甫能定居于草堂
美轮美奂的殿堂:读杜甫《登高》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登高》  杜甫  《唐诗评选》  文艺批评  《诗薮》  诗歌创作  诗人  胡应麟 
描述:诗评选》中说:
杜甫文化影响的一瞥:以《牡丹亭》为中心的讨论
作者:刘晓凤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牡丹亭  人物设置  杜诗运用  杜甫影响  “情” 
描述:的传奇《牡丹亭》就是融汇诗圣精神和杜诗艺术,集中反映杜甫文化影响的作品。文章以《牡丹亭》为中心,从人物设置、杜诗运用及思想主题等方面分析了杜甫的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