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教材应是能够与儿童对话的文本
作者:鲁洁  来源:河南教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程理念  课程文化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小学  思想品德课  教材编写  价值观 
描述:教材应是能够与儿童对话的文本
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
作者:孙双金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备课  知音  语文教师  教学基本功  作者  学生  品味语言  王安石  林冲  泊船 
描述:观点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品语言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师备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在品词析句中走近作者,在推敲把玩中感悟作者。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千古闻名,特别是对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选用更为后人津津乐道。于是乎读《泊船瓜洲》想到的就是绿
王安石天命观之文本解读
作者:樊友新  来源:求索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天命观  天命观  儒家权变思想  儒家权变思想 
描述:而是旨在以儒学为基础,杂糅了佛、道、法、墨等各家学派,行以经世致用之目的,是中国儒家权变思想的集大成,对于揭示中国民俗思想及研究治国平天下方略具有很好的历史借鉴价值。
《牡丹亭》文本阅读与接受的特点及意义
作者:朱伟明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文本阅读  文本阅读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文学史研究  文学史研究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阅读视野  阅读视野  士大夫文人  士大夫文人  价值与意义  价值 
描述:《牡丹亭》问世四百余年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无数读者与观众,成为著名的文学经典与舞台经典。与《牡丹亭》的演出史相比,其阅读史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价值。因为舞台演出可能转瞬即逝,而文学经典则以无时间性的存在方式代代相传。应该说,正是《牡丹亭》的文学经典地位
语文课应是文本与生活的统一
作者:樊雪平 宋鸿昌 熊克芳  来源:新时代教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的指导价值。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 深化课程改革结硕果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省  江西省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临川  临川  方案实施  方案实施  重点中学  重点中学  试点学校  试点学校  抚州市  抚州市  课改  课改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  从实际出发  从实际出发 
描述:作为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的临川一中,也是江西省普通高中课改试点学校之一,自1997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施至今,学校从实
实行文史课程整合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吴梅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综合素质  文史  历史教学  课程整合  培养学生  王安石  司马光  语文教学  成语  文学作品 
描述:实行文史课程整合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应是课程的决策者——对修订大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马云鹏  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课程改革  教学过程 
描述:教师应是课程的决策者——对修订大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学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理论与目标纲要(讨论稿)(续)
作者:聂幼犁 於以传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研究性学习  中学历史课程  学习理论  王安石变法  课本剧  教师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封建残余  多媒体课件 
描述:敢于调整原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及时地组织研究呢?“问题”可能以幼稚或矛盾的形式出现,但这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研究性学习的机遇。是迸发自学生的最具群体感染力的“火花”。抓住这个“火花”和机遇,及时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即时调整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引导或帮助学生“破题”,即点出问题的实质及其价值是关键,“撒得出,收得回”是难点;与发现一样,需要教师扎实的功底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计算机绘图应是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的核心
作者:刘洋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计算机绘图  计算机绘图  建筑制图  建筑制图  核心  核心 
描述:从计算机绘图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偏房地位现状和为什么要提高到核心地位2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为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